[发明专利]一种支撑辊辊颈无损探伤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53648.8 | 申请日: | 2012-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301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时连宾;常大勇;陈传玉;王玉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7/84 | 分类号: | G01N27/84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商金婷 |
地址: | 250101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撑 辊辊颈 无损 探伤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连轧钢带轧制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支撑辊辊颈无损探伤方法。
背景技术
热轧支承辊作为轧钢生产的重要备件,具有使用周期长、单体造价高、轧制受力大的特点。但因为辊颈R部位处于密封圈外围,在使用过程中承受冷却水的冲刷和油膜油的加热,该部位锈蚀严重。支承辊作为从动辊,本身不承受扭矩。但辊颈部位为支承辊粗大的辊身至辊颈油膜轴承的变径部位,支承辊辊颈部位承受交变剪切应力的反复作用,作为轧钢过程中的最大受力部位,在使用过程中,因为辊颈表面的化学腐蚀和应力侵蚀相结合,从而导致该部位的产生裂纹,并在后续的使用过程中迅速扩展。据调查,95%以上的支承辊失效断裂部位发生在辊颈部位。
所以,如何能尽早的发现该部位的裂纹并对裂纹的危害程度进行检测,尤为重要。
现有的检测技术,是采用横波扫查或者轴向纵波穿透的方式来检测辊颈裂纹。由于探头盲区的存在,该方法检测灵敏度差,且无法对裂纹位置、裂纹深度进行准确定位。无法对裂纹危害程度进行准确的评估。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支撑辊辊颈无损探伤方法,在裂纹初期阶段即可发现辊颈的裂纹,并且可对裂纹进行精确定位和危害评估。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发明目的:
一种支撑辊辊颈无损探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辊颈打磨:对辊颈部位进行初步的打磨,抛除辊颈表面的锈蚀,并使用砂纸进行抛光,使辊颈R部位的表面的光洁度达到Ra0.2;
(2)表面波检测:使用小尺寸晶片表面波探头检测辊颈部位,如果表面波扫查存在异常回波区域,对异常回波区域进行标记;
(3)磁粉检测:对异常回波区域进行湿法连续磁粉探伤,使用直流磁轭和黑色
磁悬液,对待探区域进行轴向和周向两个方向的磁化,对磁痕显示区域进行标记;
(4)着色检测:对磁痕显示区域使用水溶性着色探伤剂进行清洗、渗透、显影,渗透及显影时间依据环境温度进行调整,如果磁痕部位经着色探伤确认存在表面开口裂纹,则需要进行下一步的危害评估,反之,可以不予记录;
(5)裂纹测深:对于确认为是表面裂纹的部位,使用小晶片尺寸的斜探头进行裂纹测深。
作为对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包括如下步骤:
所述步骤(2)包括如下步骤:
(2.1)将探头放置在距离辊颈R部位右侧边100mm的辊径锥度部位,探头沿辊颈周向移动,探头移动速度≤120mm/s;
(2.2)使探头发出的超声波声束平行于辊颈轴向,面向辊面端进行表面波扫查,扫查时探头需向左右方向进行30°倾角的左右摆动;
(2.3)扫查过程中,以距离探头近端辊面边部的回波作为基准底波,扫查灵敏度以辊面边部回波至满屏高度80%并增加12dB,底波前回波高于20%的异常反射波需要进行记录,记录异常反射波的位置和次数;
(2.4)如果表面波扫查存在异常发射波,表面波检测易受待检测区域表面油污干扰的特性,使用手指蘸油在检测区域内滑动,通过移动手指位置使得干扰回波与异常发射波重合,从而可以确定辊颈异常回波区域的位置,并对异常回波区域进行标记。
作为对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包括如下步骤:
所述步骤(3)包括如下步骤:
(3.1)首先,清洁异常回波区域,要求异常回波区域无油污;
(3.2)待检异常回波区域置于磁轭两极之间,磁粉探伤时磁轭的两极间距不得大于50mm,在两极与辊颈接触后接通电源建立磁场进行磁化;
(3.3)在磁化的同时向两极之间区域喷涂黑色磁悬液,并在磁悬液喷涂后点动磁轭开关进行间断磁化;
(3.4)观察磁化区域是否有磁痕显示,如果有磁痕显示,对有磁痕显示的区域在辊颈上进行标记;
(3.5)将磁轭两极旋转90°再依照步骤(3.1)-(3.4)进行磁粉检测,如裂纹周向长度过大,一次磁粉探伤无法完全显示裂纹时,需沿辊颈周向继续进行磁粉探伤,直至裂纹显示完整为止,相邻两次磁化周向间距不得大于50mm。
作为对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步骤(4)包括如下步骤:
(4.1)将磁痕显示的区域表面油污清理干净;
(4.2)使用清洗剂进行喷涂,待表面的清洗剂自然干燥后,使用着色剂进行着色,在25℃室温下,需进行15分钟着色;
(4.3)着色完成后,将清洗剂喷涂至干净的布上,沿同一方向擦拭将着色剂清理干净,以目视检测区域不可见着色剂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济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536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