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碱性脱漆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45981.4 | 申请日: | 2012-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761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陈腾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红日星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9/04 | 分类号: | C09D9/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方振昌 |
地址: | 529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碱性 脱漆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脱漆剂领域,涉及一种碱性脱漆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一些五金生产工厂,由于工艺需要,需对工件进行保护,以免影响下道工序,所以需对其进行涂漆保护,当下道工艺完成后又必须把漆退掉;另外还有一种工艺,由于需要对工件进行一种装饰,需要涂漆,而涂漆后产生的不良品又需退漆后再返工,针对这种工艺,都是采用酸性脱漆,而酸性脱漆使用比较危险,容易造成人员的伤害。
脱漆是表面处理当中的重要工序之一,近年来各种脱漆剂应运而生,传统的有机脱漆剂主要是二氯甲烷型脱漆剂,而由于国内外对环境保护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的二氯甲烷型脱漆剂正逐步被低毒、低挥发性的脱漆剂所取代。
目前的脱漆剂存在毒性较大使用不安全,挥发较快不耐用,对环境污染大以至污水排放处理复杂且成本高。故开发低毒、难挥发的、腐蚀小脱漆快、污水排放处理简单、相对环保的脱漆剂将成为市场发展的趋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碱性脱漆剂及其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碱性脱漆剂,由如下重量份组分组成:氢氧化钠30~40份、苯甲醇20~30份、水溶性纤维素 5~8份、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1~3份、苯并三氮唑 1~3份、马来酸二甲脂3~6、聚乙二醇1~3、水 10~15份。
优选的,该碱性脱漆剂,由如下重量份组分组成:氢氧化钠35份、苯甲醇25份、水溶性纤维素 6份、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2份、苯并三氮唑 2份、马来酸二甲脂4、聚乙二醇2、水12份。
优选的,水溶性纤维素为羟乙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中的至少一种。
上述的一种碱性脱漆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苯并三氮唑、苯甲醇混匀,得A液;向水中依次加入氢氧化钠、烷基酚聚氧乙烯醚、水溶性纤维素、马来酸二甲脂、聚乙二醇,混匀,得B液;将A液、B液混匀,得碱性脱漆剂。
优选的,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苯并三氮唑、苯甲醇混匀,得A液;向水中加入氢氧化钠,混匀,再加入烷基酚聚氧乙烯醚,混匀,再加入水溶性纤维素,混匀,再加入马来酸二甲脂,混匀,再加入聚乙二醇,混匀得B液;将A液、B液混匀,得碱性脱漆剂。
本发明碱性脱漆剂的使用方法:将碱性脱漆剂加水配制成3~10%(质量)工作液, 70~85℃浸泡待清洗的工件,脱漆时间为1~10min。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碱性脱漆剂成本低、毒性低、脱漆速度快、污水排放处理简单、环保。本发明采用了不同的原料、配比及制备工艺,使用更安全,脱漆效果增强、使用周期延长,从而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显著节约了生产成本。在同等条件下,使用本发明的碱性脱漆剂的脱漆面积可达8.5 m2,而普通脱漆剂的脱漆面积为为6 m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局限如此。
实施例1
一种碱性脱漆剂,组分按重量份计:氢氧化钠35份、苯甲醇25份、羟乙基纤维素6份、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2份、苯并三氮唑 2份、马来酸二甲脂4、聚乙二醇2、水 12份。
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 将苯并三氮唑、苯甲醇混匀,得A液;
2) 向水中加入氢氧化钠,混匀,再加入烷基酚聚氧乙烯醚,混匀,再加入水溶性纤维素,混匀,再加入马来酸二甲脂,混匀,再加入聚乙二醇,混匀得B液;
3) 将A液、B液混匀,得碱性脱漆剂。
实施例2
一种碱性脱漆剂,组分按重量份计:氢氧化钠37份、苯甲醇20份、甲基纤维素7份、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3份、苯并三氮唑 2.5份、马来酸二甲脂3、聚乙二醇1,水 14.5份。
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 将苯并三氮唑、苯甲醇混匀,得A液;
2) 向水中加入氢氧化钠,混匀,再加入烷基酚聚氧乙烯醚,混匀,再加入水溶性纤维素,混匀,再加入马来酸二甲脂,混匀,再加入聚乙二醇,混匀得B液;
3) 将A液、B液混匀,得碱性脱漆剂。
实施例3
一种碱性脱漆剂,组分按重量份计:氢氧化钠30份、苯甲醇30份、甲基纤维素5份、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3份、苯并三氮唑 1份、马来酸二甲脂5、聚乙二醇3,水 15份。
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 将苯并三氮唑、苯甲醇混匀,得A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红日星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红日星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4598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