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温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39616.2 | 申请日: | 2012-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706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温雯;张艳青;贺燕铭;马童立;李红强;周启顺;赵锦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动力总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P7/16 | 分类号: | F01P7/16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黄灿 |
地址: | 101108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温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的节温器,尤其是一种电子节温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节温器多没有壳体,需先将节温器放置在缸体或缸盖的某一腔体中,再安装壳体。在这过程中若节温器放置不当,可能对发动机冷却性能产生不良影响,存在误操作的可能。
此外,现有的节温器只有一组工作特性曲线(温度-升程关系曲线)。工作温度较低,初开温度一般在80℃左右,全开温度一般在95℃左右,且节温器的开启/关闭,只受内部感温蜡控制,为了增加感温性能感温蜡中通常会添加铜粉。当冷却液温度到达或超过节温器动作温度后,感温蜡开始融化,由固态变为液态,体积发生变化,将其内部的推杆推出,节温器阀门也相应打开。
这种的节温器对发动机工况变化反应速度慢。当发动机出现突然加速、爬坡等情况时,发动机的散热量会突然增加,但由于水套与冷却液的热交换需要时间,因此水温的升高有一定的滞后。由于现有的节温器动作只受感温蜡控制,感温蜡只受冷却液温度控制,因此,在发动机进入突然加速、爬坡等工况时,节温器无法迅速做出反应,发动机冷却液温度会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不利于发动机寿命、油耗及排放性能。同时,由于现有节温器无法对冷却液温度波动做出迅速的反应,为了保证发动机工作在安全范围内,只能将节温器的工作温度设置的较低,已留出足够的温度余量保证发动机不会过热,但却由于冷却液温度较低,直接影响了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节温器采取了与各冷却管路接口集成化的设计方案,便于拆装,且减少安装中的误操作,且采用了可通过电控系统的控制单元进行控制的电子节温器,以解决现有节温器无法迅速响应发动机工况变化的问题。
本发明所述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节温器,包括:
壳体总成,包括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上的用于与水套出水口连接的入水口、设置于所述壳体上的用于与散热器供水管连接的第一出水口、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上的用于与水泵供水管连接的第二出水口;以及,
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出水口和/或第二出水口开闭的节温器阀门总成,固定在所述壳体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节温器阀门总成包括:
本体,内部中空,并具有开口;
压盖组件,安装于所述本体的开口处,并与所述本体之间形成腔体;
感温蜡,设置于所述本体与所述压盖组件之间的腔体内;
推杆本体,其一端穿过所述压盖组件,伸入到所述感温蜡内部,另一端伸出所述压盖组件外,所述推杆本体内部安装有电加热元件,所述电加热元件用于在其处于与电控系统的控制单元通电状态时,在电控系统的控制单元控制下进行加热,以控制所述感温蜡融化;
用于控制所述电加热元件处于与电控系统的控制单元通电或断电状态的引线,与所述电加热元件连接,并伸出所述推杆本体外;以及,
阀门,与所述推杆本体连接,设置于所述第一出水口和/或第二出水口处;
当所述引线与电控系统的控制单元连接,以控制所述电加热元件处于与电控系统的控制单元通电状态时,所述电加热元件在电控系统的控制单元控制下进行加热,同时,冷却液温度升高,所述感温蜡受热融化,所述推杆本体被推出所述本体与所述压盖组件之间的腔体,所述阀门相应打开所述第一出水口和/或第二出水口;
当所述引线与电控系统的控制单元未连接,以控制所述电加热元件处于与电控系统的控制单元断电状态时,冷却液温度升高,所述感温蜡受热融化,所述推杆本体被推出所述本体与所述压盖组件之间的腔体,所述阀门相应打开所述第一出水口和/或第二出水口。
进一步的,当所述电加热元件处于与电控系统的控制单元通电状态时,所述节温器阀门总成的初开温度为第一初开温度,全开温度为第一全开温度;
当所述电加热元件处于与电控系统的控制单元断电状态时,所述节温器阀门总成的初开温度为第二初开温度,全开温度为第二全开温度;
所述第二初开温度比所述第一初开温度高,且所述第二初开温度与所述第一初开温度之差大于10℃,所述第二全开温度比所述第一全开温度高,且所述第二全开温度与所述第一全开温度之差大于10℃。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初开温度大于100℃;所述第二全开温度大于115℃。
进一步的,所述电加热元件的功率为10~15w。
进一步的,所述压盖组件包括:
用于与所述本体之间配合形成所述腔体的胶管,设置于所述本体内,套装于所述推杆本体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动力总成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动力总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396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变容量型涡轮增压器及可变喷嘴机构的组装方法
- 下一篇:汽车智能水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