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吡唑环的噁二唑类化合物及其制备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24845.7 | 申请日: | 2012-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503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刘幸海;童建颖;孙娜波;谭成侠;翁建全;曹耀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413/06 | 分类号: | C07D413/06;A01N43/824;A01P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吡唑 噁二唑类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应用 | ||
(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吡唑环的噁二唑类化合物即2-取代苄硫基-5-((3,5-二甲基-1H-吡唑-1-基)甲基)-1,3,4-噁二唑衍生物及其制备与应用。
(二) 背景技术
杂环化合物已是新农药发展的主流,而在杂环化合物中,又以含氮杂环为主。1,3,4-噁二唑类化合物也有很重要的生物活性,包括抗炎、抗癌、抗病毒、抑菌和除草等活性。如合成的2-取代吡唑-5-甲硫基-1,3,4-噁二唑,在100 mg/L时对水稻纹枯病菌表现出良好的抑制活性;2-甲基-5-取代苄硫基-1,3,4-噁二唑在100ppm下对油菜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吡唑环作为杂环化合物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很多天然化合物和合成医药农药中的核心结构单元,因其具有高效低毒及其环上的取代基可以多方位变换而逐渐成为医药农药领域的研究热点。吡唑及其衍生物表现出广泛的生物活性,如杀菌、杀虫、除草、抗癌、抗炎等活性,在农药和医药领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迄今为止,许多吡唑衍生物已被国内外公司成功开发为农药和医药. 如杀虫剂吡螨胺(Tebufenpyrad),氯虫酰胺(Chlorantraniliprole)等;杀菌剂吡噻菌胺(penthiopyrad),唑菌胺酯(Pyraclostrobin)等;镇痛、消炎、退热药物的安替比林(Antipyrine)等.
然而,尚未见有关2-取代苄硫基-5-((3,5-二甲基-1H-吡唑-1-基)甲基)-1,3,4-噁二唑衍生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的文献报道。
(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杀菌活性的2-取代苄硫基-5-((3,5-二甲基-1H-吡唑-1-基)甲基)-1,3,4-噁二唑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提供的含吡唑环的噁二唑类化合物如式(I)所示:
式(I)中,R为取代苯基,所述取代选自H、C1-C6烷基、卤素、氰基、硝基。
式(I)化合物可由如下方法制得:将式(II)化合物和式(III)化合物与有机溶剂混合,在碱性物质的存在下,0~25℃(优选25℃)搅拌反应,TLC跟踪反应(以体积比1:1~5的石油醚和乙酸乙酯混合溶液为展开剂,跟踪原料点消失为反应完全),反应完全后,将反应液置于冰水中,析出固体,过滤,滤液进行硅胶柱层析(以体积比为5:1的石油醚和乙酸乙酯混合溶液为洗脱剂,收集含目标组分的洗脱液,干燥)或用重结晶溶剂进行重结晶,获得式(I)所示的含吡唑环的噁二唑类化合物;
重结晶溶剂为石油醚、乙酸乙酯、正己烷或乙醇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石油醚与乙酸乙酯的混合溶液;
有机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四氢呋喃、1,4-二氧六环或丙酮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N,N-二甲基甲酰胺(DMF);
碱性物质为碳酸钾、碳酸氢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或氢化钠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碳酸钾;
式(II)化合物、式(III)化合物和碱性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0~1.5:1.0~1.5,优选为1:1.0:1.2;有机溶剂体积用量以式(II)化合物物质的量计为2-10ml/mmol,优选4ml/mmol。
式(I)、式(III)中R的定义如前所述,X为卤素或对甲苯磺酸酯基等易离去基团。
本发明还提供式(I)所示的含吡唑环的噁二唑化合物在防治黄瓜褐斑病、黄瓜细菌性角斑病、黄瓜蔓枯病、黄瓜霜霉病和/或黄瓜菌核病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含有式(I)所示的含吡唑环的噁二唑化合物的杀菌剂,其还包含至少一种农药上可接受的助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吡唑环的噁二唑类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该化合物为具有杀菌活性的新化合物,为新农药的研发提供了基础。
(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仅是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含吡唑环的噁二唑类化合物(I)的合成(以下具体化合物均可以该方法得到)
25 mL圆底烧瓶中加入2 mmol化合物II、2 mmol化合物III、8mL DMF和2.4mmol的K2CO3,室温搅拌,TLC检测反应进度。反应完毕后,反应液倾入30mL冰水中,析出固体,过滤,滤饼进行硅胶柱层析,即得目标化合物I。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248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