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菌肽及其在制备抗耐药菌药物中的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24668.2 | 申请日: | 2012-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076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吴国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14/00 | 分类号: | C07K14/00;A61K38/16;A61P31/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唐循文 |
地址: | 21009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菌 及其 制备 耐药 药物 中的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菌肽及其衍生物,具体地说涉及一组抗菌肽及其在制备抗耐药菌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抗生素的发现在人类医学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它的使用挽救了无数的生命,使人的预期寿命增加了十年以上。但是随着人们对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细菌也逐渐适应并对其产生了耐药性。虽然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抗生素有上百种之多,但都属于化学小分子,新研制的抗生素也一般是其结构修饰物,很难解决细菌对抗生素耐药的问题。随着耐药菌问题的出现,新型的抗耐药菌的抗生素的研发已成为国际上广泛关注的问题。
自然界中的许多生物,如昆虫、两栖类动物、植物和哺乳类动物都会产生保护机体的具有抗菌活性的小分子肽。这些抗菌肽能与生物体的细胞膜发生作用,从而达到杀死细菌、真菌和病毒的作用。昆虫抗菌肽都带有不同数量的正电荷,其作用机制在于,它所带的正电荷能与细菌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的负电荷结合,从而影响膜上的离子通道,增加通透性,使细菌死亡,同时抗菌肽还可以和膜上的脂多糖结合,减轻由细菌感染引起的临床症状。
目前国际上已经报道的抗菌肽有数百种,其抗菌范围很广,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真菌和病毒都有抑制作用,由于抗菌肽是利用生物体自身免疫机制而达到抗菌作用,与抗生素的作用有很大不同,故其对目前临床上的耐药菌仍具有杀菌作用,被国际上认为是一类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新型抗菌药。但是直接利用天然抗菌肽作为抗菌药物的尝试很少。主要原因有:很多天然抗菌肽的抗菌活性不高,而且收率低;很多抗菌肽有很强的溶血副作用。如从蜜蜂毒液中提取的蜂毒肽,它具有很强的抗菌活性,但同时也具有溶血副作用,而使蜂毒肽作为抗菌药物的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
发明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固相合成的方法,合成了一组具有较高抗耐药菌活性、较低溶血副作用的抗菌肽及其衍生物。同时,将这些抗菌肽应用于制备治疗耐药性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的药物中。
技术方案:本发明的内容涉及一组具有如下结构的抗菌肽衍生物:
抗菌肽,该肽由21个氨基酸组成,所述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上述氨基酸序列中的第12位为Asn、第15位为Ser和第16位为Gly,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上述氨基酸序列中的第12位为Asn、第15位为Thr和第16位为Ala,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
上述氨基酸序列中的第12位为Gln、第15位为Ser和第16位为Gly,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
上述氨基酸序列中的第12位为Gln、第15位为Thr和第16位为Ala,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5所示。
上述氨基酸序列中的第12位为Asn、第15位为Ser和第16位为Ala,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6所示。
上述抗菌肽在制备抗耐药菌药物中的应用。
上述抗菌肽在抑制耐药菌的应用。
有益效果:
1.提供了一组抗菌肽衍生物,由21个氨基酸组成,降解后成为氨基酸被人体吸收利用,无抗生素残留。
2.用固相合成法制备具有较高抗耐药菌活性的抗菌肽衍生物,制备方法简单,合成工艺和产品质量容易控制,适合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同时,对环境友好,无任何有害物质产生。
3.本发明涉及的抗菌肽衍生物不仅能杀灭非耐药细菌,对耐药性细菌也具有强烈的抑杀作用,一次用药能同步杀灭耐药和非耐药菌,有效解决临床传统抗生素的选择问题。
4.具有强烈的内毒素中和作用。败血症病人经抗生素治疗后,大量内毒素释放,引起严重的临床症状(如高热、低血压等),是病人高死亡率的原因之一,本产品能有效中和细菌内毒素,有效提高病人的生存率。
5.溶血实验和急性局部刺激实验表明, 6种抗菌肽衍生物的浓度在2.5 mg/mL时均未发生溶血反应,产品安全性较高;具有较低的急性毒性刺激反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凡是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抗菌肽衍生物的固相合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246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美丽鸡血藤EST-SSR标记
- 下一篇:集成于洁具中的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