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苯氮卓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1210324492.0 | 申请日: | 2012-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649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张翱;耿美玉;刘志清;丁健;艾菁;彭霞;宋子兰;张静;纪寅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D403/12 | 分类号: | C07D403/12;C07D471/04;A61K31/55;A61P35/04;A61P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立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张皓;刘晔 |
地址: | 201203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苯氮卓类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1.一类如下通式I表示的苯氮卓类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合物,
其中,R1为未取代或苯基取代的C1-C8烷基;或者-T-G;
其中T为-C(=O)-、-S(=O)2-、-C(=O)N(Ra)-、-B-C(=O)-、-B-S(=O)2-或-B-C(=O)N(Ra)-;其中Ra为氢或C1-C4烷基;B为C1-C4亚烷基;
G为C1-C8烷基;C3-C8环烷基;C6-C10芳基;含有1-3个选自N、O和S原子的4-8元杂环基;或者含有1-3个选自N、O和S原子的5-8元杂芳基;
R2和R2'各自独立地为氢、C1-C8烷基或C6-C10芳基;
或者,R2和R2'形成基团其中,Rb和Rc各自独立地为氢或C1-C4烷基;
R3和R4各自独立地为氢、卤素、氰基、硝基、羟基、氨基或C1-C8烷基;
或者,R3和R4与相连接的碳原子一起形成C4-C8脂族环;C6-C10芳环;含有1-3个选自N、O和S原子的4-8元杂环;或者含有1-3个选自N、O和S原子的5-8元杂芳环;
R5和R6各自独立地为氢、C1-C8烷基或
其中L为-C(=O)-、-S(=O)2-、-C(=O)N(Rd)-或-S(=O)2N(Rd)-;其中,Rd为氢或C1-C4烷基;
M为氢或C1-C8烷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苯氮卓类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合物,其中,R1为未取代或苯基取代的C1-C6烷基;或者-T-G;
其中T为-C(=O)-、-S(=O)2-、-C(=O)N(Ra)-、-B-C(=O)-、-B-S(=O)2-或-B-C(=O)N(Ra)-;其中,Ra为氢或C1-C4烷基;B为C1-C4亚烷基;
G为C1-C6烷基;C3-C6环烷基;C6-C8芳基;含有1-3个选自N、O和S原子的4-6元杂环基;或者含有1-3个选自N、O和S原子的5-7元杂芳基;
R2和R2'各自独立地为氢、C1-C6烷基或C6-C8芳基;
或者,R2和R2'形成基团其中,Rb和Rc各自独立地为氢或C1-C4烷基;
R3和R4各自独立地为氢、卤素、氰基、硝基、羟基、氨基或C1-C6烷基;
或者,R3和R4与相连接的碳原子一起形成C4-C6脂族环;C6-C8芳环;含有1-3个选自N、O和S原子的4-6元杂环;或者含有1-3个选自N、O和S原子的5-7元杂芳环;
R5和R6各自独立地为氢、C1-C6烷基或
L为-C(=O)-、-S(=O)2-、-C(=O)N(Rd)-或-S(=O)2N(Rd)-;其中,Rd为氢或C1-C4烷基;
M为氢或C1-C6烷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2449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光装置及该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用于改善的蛋白质分泌的表达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