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除螨贴的配方与制备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321250.6 申请日: 2012-09-04
公开(公告)号: CN102921051A 公开(公告)日: 2013-02-13
发明(设计)人: 尹运贵 申请(专利权)人: 尹运贵
主分类号: A61L31/14 分类号: A61L31/14;A61B17/00;A61B10/02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50008 黑龙江省哈尔滨*** 国省代码: 黑龙江;2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配方 制备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医疗器械。

技术背景

人体蠕形螨呈世界性分布。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统计,人体蠕形螨感染率平均为60%。我国感染率有多种说法,从20%到70%都有提到。感染年龄为出生4天的婴儿到90岁以上的老人。30-60岁男女的感染率最高。可见,成年以后绝大多数人被感染。

人体蠕形螨有两种-毛囊蠕形螨和皮脂腺蠕形螨。它们分别寄生于毛囊和皮脂腺内。寄生部位主要是除长有头发的头皮以外所有裸露的头、颈部皮肤,如额、鼻、鼻沟、唇周、颏部、颧部、耳后乳突部、外耳和颈部皮肤。也有报道说,头皮、肩背、胸部、乳头、大阴唇、阴茎和肛门等处也鲜有分布。蠕形螨主要吸食宿主细胞、皮脂、皮脂腺分泌物、角质蛋白和细胞代谢物。

近年的研究表明,人体蠕形螨可引起毛囊扩张、上皮角化过度或角化不全、真皮毛细血管增生并扩张、皮脂腺分泌阻塞;虫体代谢产物可引起变态反应;虫体的进出活动可携带病原微生物而引起毛囊周围细胞浸润以及纤维组织增生。因而,严重感染者临床上可表现为鼻尖、鼻翼两侧、颊、须眉间等处血管扩张,引起轻度或弥漫性潮红、充血,继发红斑湿疹或散在痤疮状丘疹、脓疮、结痂及脱屑。调查证明,蠕形螨是引起酒渣鼻、毛囊炎、痤疮、脂溢性皮炎和睑缘炎等皮肤病的病因之一。这类感染的人群可称为螨虫病患者。虽然绝大多数被感染者为无症状的带虫者,即所谓的健康带虫者,但是,人体蠕形螨的活动致少也使他们的皮肤变得粗糙而衰老,影响容貌美。同时也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另外,健康带虫者并不能绝对保证一生“健康”,同时,他们又是危险的感染源。由此可见,人体蠕形螨给人体健康带来严重损害。感染人体蠕形螨的人,不论是螨虫病患者还是健康带虫者,都应该及时治疗。

目前,人体蠕形螨感染的治疗主要是用药物杀灭。口服的西药主要是灭滴灵、维生素B族等,中药制剂也有几种;外用的有2%浓度灭滴灵、10%浓度的疏磺软膏、苯甲酸苄脂乳剂等,还有多种中药制剂;物理疗法之一是先用75%酒精溶液消毒、洁肤,再用美容挑刺针清理痤疮病灶。也有人用超声波向皮肤内导入药物进行治疗。

由于人体蠕形螨在人体内几乎与人类同步进化,适应能力极强。它受到人体皮肤的良好“保护”,药物很难进入毛囊或皮脂腺内;它又以人做“人质”,真正能有效杀死人体蠕形螨的药物或其它有些方法,同样也能伤害人体细胞;它们的繁殖能力极强,数量极多。所以,杀灭甚致根除它们的难度极大。可以肯定地说,到目前为止,尚无任何一种能够有效杀灭人体蠕形螨的方法。有学者称,健康带虫者不会影响健康,不必治疗。其实,这是对人体蠕形螨难以“对付”的一种无奈。

当前,人体蠕形螨的检测方法不外乎用透明胶带粘贴或用“刮”和“挤”的方法获得样本,然后进行显微镜观察。人体蠕形螨成虫爬出毛囊或皮脂腺的活动受许多因素的影响,用市面上的透明胶带粘贴取样,其难闻气味的刺激作用是影响人体蠕形螨成虫正常“爬出”的主要因素,同时较差的粘度又不易捕获;“刮”和“挤”有局限性并伤害皮肤。因此,这些取样方法难以对人体蠕形螨的感染率和感染程度进行准确的定量分析,也不能准确鉴定任何灭螨方法或药物的疗效,充其量只是进行“阳性”检测,而这样的检测也往往出现误差。因此,从检测角度分析,当前所有杀灭人体蠕形螨药物或方法的所谓“治愈率”和“有效率”是经不起考验的。

有些药物虽有杀死螨虫的试验证据,但都是人体蠕形螨在人体培养条件下的试验结果,用在人体皮肤时,根本保证不了离体试验的条件;另外,灭螨药物都有一般的气味,而一般气味能抑制人体蠕形螨成虫爬出毛囊和皮脂腺。因此,从药物角度分折,所有灭螨药物的所谓疗效也是值得怀疑的。

综上所述,研究出一种有效检测和有效杀灭并根除人体蠕形螨的产品,意义重大。

目的任务

本发明在于公开一类除螨贴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除螨贴配方

把具有粘性的膏贴粘贴于被感染的皮肤表面,将爬到皮肤表面的人体蠕形螨成虫粘住,再把膏贴撕下消毁,这种消灭螨虫的方法,可称为粘贴除螨。

本人将所发明的粘贴除螨用膏贴命名为除螨贴。

除螨贴配方:

胶浆中含足够量樟脑、薄荷脑、冰片和精油类等单方或复方挥发性药物。

技术方案

1.除螨贴生产工艺和生产原料:

除胶浆中添加了樟脑等固体类和各种精油等液体类挥发性药物以及添加这些药物的步骤外,其它与医用透气胶带完全相同。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尹运贵,未经尹运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212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