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打印设备特性辨识系统及其服务器与辨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19051.1 | 申请日: | 2012-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8533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08 |
发明(设计)人: | 卢秉堂;刘育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72003 | 代理人: | 冯志云,吕俊清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打印 设备 特性 辨识 系统 及其 服务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辨识系统与方法,尤指一种通过云端服务器进行辨识的打印设备特性辨识系统及其服务器与辨识方法。
背景技术
有鉴于便携式通信装置的普及以及其性能的提升,例如智能型手机或平板计算机等,因具备轻薄小巧、多功能整合、高处理速度以及携带方便等特性,人们期望能在便携式通信装置上进行所有传统个人台式计算机或笔记本电脑可执行的工作,进而以便携式通信装置取代台式计算机或笔记本电脑的角色。
一般而言,便携式通信装置的屏幕尺寸较小,如欲直接于其屏幕上阅读数据实有不便且困难,因此使用者常有将便携式通信装置中的数据打印出来的需求。传统上,当用户需要使用个人计算机打印文件或图片时,必须通过安装于个人计算机中的打印设备驱动程序,若有多台不同的打印设备,则必须预安装对应于打印设备各机种的驱动程序,方能完整支持打印设备的各项功能,例如纸张选择、纸匣选择、黑白或彩色打印、双面打印、直向/横向翻转、装订位置以及合并方式调整等。然而,于现行便携式通信装置的打印系统中,由于便携式通信装置的储存空间较小,目前市面上所见的便携式通信装置皆不允许用户安装打印设备的驱动程序平台,或打印设备开发厂商未提供可应用于便携式通信装置操作系统的驱动程序。
因此,典型的作法是通过安装于便携式通信装置内的应用程序,其具有打印设备的特性数据,经由用户指定打印设备的型号后,便携式通信装置对照打印设备的特性数据直接进行功能的设定以及文件格式的转换,并将控制指令及转换后的文件传输至打印设备,以进行打印作业。请参阅图1及图2,其分别为传统打印设备特性辨识流程的示意图以及传统打印设备特性辨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及图2所示,当使用者欲使用便携式通信装置10进行文件、图片或档案的打印作业,而需进行打印功能设定时,便携式通信装置首先如步骤S11所示,要求使用者输入打印设备11的型号;其次,如步骤S12所示,使用者必须自行查看打印设备11的型号;并如步骤S13所示,使用者自行输入打印设备11的型号至便携式通信装置10;然后,如步骤S14所示,便携式通信装置10遂由内建的打印设备的特性数据对照表T取得打印设备11的特性;最后,如步骤S15所示,便携式通信装置10依据该打印设备11的特性提供打印选项给用户进行选择。此种打印设备辨识方法虽可运作,而使便携式通信装置10得以通过打印设备11进行打印功能设定,然其仍具有许多缺点尚待改进。
举例而言,由于使用者必须自行判断、询问他人或查看打印设备11的使用手册,方能取得打印设备11的型号,且于使用者自行输入打印设备11的型号于便携式通信装置10的过程中,更可能因为取得错误型号或输入错误等问题造成打印功能选项设定异常,进而使得打印结果不如预期,不仅于操作使用上相当不便,更因此浪费许多资源,例如纸张以及时间成本等。此外,便携式通信装置10虽于出场时内建有打印设备的特性数据对照表,然因市面上打印设备的机种不断推陈出新,而使得打印设备型号、特性及功能日新月异,容易因为打印设备的特性数据对照表的完整性不足而造成辨识异常或无法查找出对应型号等错误情况。即使打印设备的特性数据对照表设计为可更新,仍需使用者自行且时常更新,以维持特性数据对照表的完整性,不仅造成使用者使用上的困扰,更衍生出诸如数据版本管理不易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打印设备特性辨识系统及其服务器与辨识方法,以解决传统打印设备特性辨识时可能造成人为操作错误、操作不易以及资源浪费等问题,同时避免特性数据对照表的完整性不足以及数据管理不易等缺点。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为提供一种打印设备特性辨识系统及其服务器与辨识方法,藉由便携式通信装置的文字辨识功能,可直接辨识打印设备的型号,而达到避免人为操作错误并降低操作难度及资源消耗,同时增进使用者体验等功效。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为提供一种打印设备特性辨识系统及其服务器与辨识方法,通过将打印设备的特性数据储存于云端服务器,而便于维护、更新以维持特性数据对照表的完整性,同时亦可达到易于数据管理的功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190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