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CaO-SiO2/PAA复合膜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303114.4 申请日: 2012-08-23
公开(公告)号: CN102793949A 公开(公告)日: 2012-11-28
发明(设计)人: 倪似愚;项兴;李晓宏;吴培 申请(专利权)人: 东华大学
主分类号: A61L27/42 分类号: A61L27/42;A61L27/56;A61L27/52
代理公司: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3 代理人: 黄志达;谢文凯
地址: 201620 上海市***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具有 生物 活性 cao sio sub paa 复合 材料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钙硅基生物材料的制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CaO-SiO2/PAA复合膜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多孔阳极氧化铝(Porous anodic alumina,PAA)薄膜材料由于其在制备纳米结构材料的重要应用而引起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PAA具有许多优良的特性,比如表面化学稳定性好,机械性能稳定及不易降解等。同时PAA中的微纳孔道分布高度有序,柱形孔道彼此平行,近乎六方形密排的周期性结构。近年来,PAA作为生物医用材料也已有部分报道。Hoess等(Acta Biomaterialia,2007,3:43~50)的研究证明,PAA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够很好的促进肝癌HepG2细胞的粘附与增殖,并使HepG2细胞碱性磷酸酶的活性与细胞外基质的含量保持较高水平。Karlsson等(Microsc Res Tech,2004,63:259~265)采用英国沃特曼公司提供的多孔氧化铝薄膜培养嗜中性粒细胞,其结果显示嗜中性粒细胞伸出大量伪足深入到纳米孔内。因此可以证明PAA表面特殊纳米孔结构可以成为细胞依附在材料表面的锚点从而有利于细胞吸附在其表面。 

钙硅类生物材料也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为其作为骨、关节及牙齿等人体硬组织的填充和修复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何莉萍等人(无机化学学报,2004,20(3),273~277)制备出了一种纳米管状的磷灰石/PAA生物复合材料。同时Kokubo等人的研究证实,在模拟体液中CaO-SiO2基玻璃表面能形成类骨磷灰石,而CaO-P2O5基玻璃表面诱导类骨磷灰石形成能力差。表明钙硅基生物材料比钙磷基生物材料有更强的生物活性。鉴于钙硅类材料良好的生物活性,如果在PAA孔道中填充钙硅类材料将可以赋予PAA膜良好的生物活性。因此:开发新型的具有优良生物活性的CaO-SiO2/PAA复合膜材料,利用其表面特殊的纳米孔结构和较好的生物活性,为生物医用材料表面改性设计提供重要的依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CaO-SiO2/PAA复合膜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快速、简便、高效,适合应用于生物材料表面功能改性设计;本发明制得的复合膜材料具有特殊的纳米孔结构和较好的生物活性,体外实验表明复合膜在模拟体液(SBF)中浸泡一天在PAA基体表面和孔道中形成了类骨羟基磷灰石。 

本发明的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CaO-SiO2/PAA复合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

(1)用催化剂水解硅源水溶液;待硅源水解完全后,将钙源水溶液滴加到硅源水解液 中,磁力搅拌下反应1~6h,静置得到溶胶; 

(2)将多孔阳极氧化铝PAA基体放入溶胶中浸泡,并将装有多孔阳极氧化铝PAA基体的溶胶抽真空; 

(3)取出溶胶中已经抽真空的多孔阳极氧化铝PAA基体,热处理后即得到CaO-SiO2/PAA复合膜。 

所述步骤(1)中的硅源为正硅酸四乙酯;硅源水溶液的浓度为0.5~1M。 

所述步骤(1)中的钙源为硝酸钙、氢氧化钙、氯化钙或乙酸钙;钙源水溶液中的浓度为0.5~1M。 

所述步骤(1)中的钙源与硅源的摩尔比为1:1~1:3。 

所述步骤(1)中的所述催化剂为硝酸;催化剂的浓度为1M。 

所述步骤(2)中的多孔阳极氧化铝PAA基体的孔道直径为75~200nm。 

所述步骤(2)中的抽真空时间为1~3小时。 

所述步骤(3)中的热处理温度为450~550℃,升温速率为1~5℃/min,保温4~8个小时。 

材料的表征及评价 

(1)复合膜材料的微观结构表征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复合膜材料的表面形貌和截面形貌,并对其合成后的复合膜材料进行电子能谱分析(EDS),其结果如图1、图2、图3所示。 

(2)复合膜材料的生物活性评价 

采用模拟体液(SBF)浸泡复合膜材料1天和7天。模拟体液还有与人体血液相同的离子和离子团浓度。其组成为: 

NaCl:              7.996g/L 

NaHCO3:            0.350g/L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0311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