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便于为人体所吸收的营养元素镁的便捷获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02147.7 | 申请日: | 2012-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053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高家诚;胡德;宋长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1/304 | 分类号: | A23L1/304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李海华 |
地址: | 400044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于 人体 吸收 营养元素 便捷 获得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于为人体所吸收的营养元素镁的便捷获得方法,具体是利用镁制品在碳酸饮料中快速降解得到溶解态的镁离子,可用于日常人体补充镁元素,属于材料和营养保健领域。
背景技术
镁是人体不可或缺的微量营养元素,正常人体含量约为24g(1mol),是仅次于钾的阳离子。镁主要存在于骨骼、肌肉、血液以及细胞中。镁不仅参加人体几乎所有的新陈代谢过程,减少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防止动脉硬化、高血压和心肌梗死,提高心血管的抗病毒能力,而且是多种酶的辅助因子,具有维持DNA和RNA结构稳定等作用。
但长期以来镁对人体的作用并未受到人们重视,德国流行病研究调查也发现大多数工业国家居民的镁摄入量远未达每日膳食标准,美国镁研究协会遗憾地称之为“被遗忘的营养元素”,镁摄入过低已经成为普遍问题。长期的镁摄入量不足会引起人体老化、增加内皮细胞损伤和触发血管收缩,并引发动脉粥样化、2型糖尿病、心血管等多种疾病。研究表明,增加镁摄入量可降低冠状动脉、骨质疏松症以及急性心脏病等风险。
镁的主要来源包括食物和饮用水。其中富镁食物主要有绿色蔬菜、豆类、坚果和肉类等。而饮用水的镁含量与硬度有关,硬度越高,水中镁和钙含量越高。但现代家庭的食物并不足以提供人体每日镁摄入量。美国国家营养学会推荐的镁每日摄入标准(Recommended daily dietary allowances,(RDA))为320-420(mg/d),美国黑人和女性的每日真实摄入量仅在177-237mg/d之间;德国男性约为260mg/d,女性为200mg/d;日本对40岁以上的人群调查发现,平均每日镁摄入量为220mg/d;而我国上海女性约为267mg/d,远低于我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表建议的350mg/d。在普通食物和饮用水对镁的摄入量不足的情况下,如何通过其它途径进行人体镁的补充摄入(通常还需要补充约100mg/d),便是相关人员需要考虑的方向。而目前,鉴于镁的特性,还难以通过工业方法获得便于制得、又能被人体方便吸收的镁制品。因此如何有效增加人体镁摄入成为有待解决的难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体所需营养元素镁的便捷获得方法,本方法简单易行,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即可进行,无任何专业操作和要求。
本发明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便于为人体所吸收的营养元素镁的便捷获得方法,将碳酸饮品置于镁合金做成的器皿中,使构成器皿的镁合金材质在碳酸饮品形成的酸性条件下与碳酸饮品中的水发生反应,而生成在碳酸饮品形成的酸性条件下无法稳定存在的Mg(OH)2,Mg(OH)2即马上溶解为人体可吸收的营养元素Mg2+,镁合金中含有铝元素用于控制镁离子的释放速度。
也可以将碳酸饮品置于器皿中,再以镁合金做成的搅拌棒对碳酸饮品进行搅拌,使构成搅拌棒的镁合金材质在碳酸饮品形成的酸性条件下与碳酸饮品中的水发生反应,而生成在碳酸饮品形成的酸性条件下无法稳定存在的Mg(OH)2,Mg(OH)2即马上溶解为人体可吸收的营养元素Mg2+,镁合金中含有铝元素用于控制镁离子的释放速度。
一种实现人体补镁的方法,是在上述构成器皿或搅拌棒的镁合金材质与碳酸饮品中的水发生反应一定时间(通常为2-4h)后,将上述含有Mg2+的碳酸饮品喝下即可。
正常人每天喝下碳酸饮品的量通常为400-800ml,比较合适,优选600ml。
本方法简单方便,只需要将碳酸饮料直接倒入镁合金做成的水杯等器皿中或由镁合金做成的搅拌棒进行搅拌,即可迅速产生镁离子,再喝下即可,就跟普通的喝水完全一样。该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即可进行,不增加任何额外负担,也不需要任何专业要求和操作,小孩也能按此方法自行补镁。根据实验和计算,正常情况下,每天按此方法喝600ml碳酸饮料,即可提供人体所需的每日补镁量(大约100mg)。
另外,镁作为一种常见金属,材料易得、成本低廉,只需要将镁产品加工成为镁搅拌棒或镁制茶杯、器皿等生活用品即可方便进行,容易实现产业化。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镁合金放入雪碧中的宏观照片(a:Mg;b:AZ31;c:AZ91)。
图2-镁合金随浸泡时间延长的失重曲线。
图3-雪碧的pH值曲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0214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