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管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210302123.1 | 申请日: | 2012-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299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代升亮;罗友梁;吴佳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瑞精密组件(昆山)有限公司;鸿准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15/04 | 分类号: | F28D15/04;B22F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16 江苏省苏州市昆***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管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管,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电子元件散热领域的热管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现阶段,热管因其具有较高传热量的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具较大发热量的电子元件中。
该热管工作时,利用管体内部填充的低沸点工作介质在其蒸发部吸收发热电子元件产生的热量后蒸发汽化,带着热量运动至冷凝部,并在冷凝部液化凝结将热量释放出去,对电子元件进行散热。该汽化后的工作介质在热管壁部毛细结构的作用下回流至蒸发部,继续蒸发汽化及液化凝结,使工作介质在热管内部循环运动,将电子元件产生的热量源源不断的散发出去。
现有热管的毛细结构一般可分为烧结型、丝网型等,所述毛细结构开设于热管的管壁上或与管壁紧密贴合,使冷凝部的液化的工作介质及时回流至热管的蒸发部。由于液化的工作介质回流的方向与汽化的工作介质的流动的方向相反,汽化的工作介质流动时对液化的工作介质施以反向推力,这样增大了液化的工作介质回流的阻力。
该工作过程中,若毛细结构不能够及时使热管冷凝部的液化的工作介质回流至蒸发部,将使该热管因蒸发部的工作介质过少而烧干,进而使热管丧失传热性能而令发热元件因不能及时散热而烧毁。因此,增强毛细结构的液体输送能力以设计出具较高传热性能的热管为目前亟需解决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下面以实施例说明一种具有较高传热性能的热管及其制造方法。
一种热管,包括一纵长的管体、设于管体内壁的毛细结构及填充于管体内的工作介质,该毛细结构为烧结型或丝网型,该毛细结构内部开设若干纵长独立的液体通道,该若干液体通道用于供液态工作介质通过,该管体内还形成有纵长的蒸汽通道,该蒸汽通道用于供气态工作介质通过,该蒸汽通道通过毛细结构与液体通道隔开。
一种热管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一定位治具,该定位治具中央开设一芯轴孔、若干填充通道及若干定位孔;
提供一中空的管体,将该定位治具固定在该管体的一开口处;
提供一芯轴及若干直棒,沿着定位治具的芯轴孔将该芯轴置于该管体内,沿着定位治具的定位孔将该若干直棒置于管体内,芯轴的一端容置于定位治具的芯轴孔内,直棒的一端容置于定位治具的定位孔内;
提供若干金属粉末,沿着定位治具的填充通道向管体内注入金属粉末,填满后,将金属粉末高温烧结形成一毛细结构;
取出芯轴及直棒,管体内对应芯轴的位置形成一蒸汽通道,管体内对应直棒的位置形成若干液体通道,每一液体通道通过该毛细结构与蒸汽通道隔开;
向该管体内填充工作介质,抽真空并封闭该管体的开口以制成热管。
与传统热管相比,本发明的热管的毛细结构内部开设若干纵长的供液态工作介质经过的液体通道,液体通道通过毛细结构与蒸汽通道隔开,减小了气态工作介质流动时对液态工作介质的反向阻力,使热管具有较高的传热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热管的径向剖面示意图;
图2为对应图1中的热管的轴向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热管的径向剖面示意图;
图4为一定位治具的径向剖面示意图;
图5为采用图4中的定位治具制造热管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瑞精密组件(昆山)有限公司;鸿准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瑞精密组件(昆山)有限公司;鸿准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021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弧形连接结构的椅子
- 下一篇:一种单绳缠绕式提升机松绳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