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蓝莓全豆乳复合稳定剂及由其制备的蓝莓全豆乳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97334.0 | 申请日: | 2012-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715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郭成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齐齐哈尔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C11/10 | 分类号: | A23C1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61006 黑***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蓝莓 豆乳 复合 稳定剂 制备 | ||
1.生产100kg蓝莓全豆乳原料按下述配方配制而成:蓝莓2kg,大豆10kg,白砂糖8kg,甜味剂(安赛蜜10g)、稳定剂0.17%。
2.根据1所述的蓝莓全豆乳,其特征在于所用稳定剂及其配比为:
微晶纤维素0.02%~0.12% 单甘酯0.05%~0.20%
大豆磷脂 0.05%~0.10% 三聚甘油单硬脂酸酯0.05%~0.10%。
3.根据1所述的蓝莓全豆乳,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本发明蓝莓全豆乳的制备方法包括浸泡、热烫、磨浆、煮浆、调配、均质、灌装及杀菌工序,具体制备工艺流程如下
(1)挑选:原料大豆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成品豆奶的品质。本实验首先对购得的市售东北大豆进行挑选,得到色泽光亮、籽粒大小均匀、饱满、无虫蛀和鼠咬的东北大豆。
(2)浸泡及去皮:经过多次实验得出最佳的浸泡工艺条件:室温(25℃)下,用0.5%的碳酸氢钠浸泡大豆,大豆与浸泡水的比例为1:3(g/g),浸泡时间为12h。浸泡结束后进行脱皮。
(3)碱液热烫及漂洗:脱皮后的大豆暴露在空气中,易发生酶促反应产生豆腥味。因此,脱皮的后的大豆需立即放入90℃的0.25% NaHCO 3碱液中钝化5min,同时可以软化大豆组织,减小磨浆时物料对机器的磨损。碱液热烫之后,需要用去离子水漂洗3次,清洗掉附在大豆表面的碱液。
(4)磨浆:蓝莓、漂洗好的大豆和水混合进行磨浆2次,采用80℃热磨法,以达到去除豆腥味的目的。采用粗磨和细磨各两次的磨浆方法,蓝莓、大豆和水比为1:5:50。
(5)煮浆:煮浆的主要目的是使除去大豆中的抗营养因子(主要是一些酶类,如脂肪氧化酶、尿素酶、磷脂酶D、胰蛋白酶抑制剂和血球凝集素等)以及 进一步去除豆腥味。在90下煮浆8min。
(6)化胶:将配制好的复合稳定剂(微晶纤维素0.02%~0.12%、单甘酯0.05%~0.20%、大豆磷脂0.05%~0.10%、三聚甘油单硬脂酸酯0.05%~0.10%)和蔗糖称好混匀,用80℃处理水溶解,高速剪切1500r/min,20~25min,使全部溶解,得均匀透亮的化胶液,泵入调配罐中,待配。
(7)定容:生产100kg蓝莓全豆乳的原辅料配比为:蓝莓2kg~5kg,大豆10kg~25kg,白砂糖8kg,甜味剂、稳定剂适量。100~500 r/min,5min搅拌均匀。
(8)均质:蓝莓全豆乳的最佳均质工艺参数通过沉淀率确定为:均质压力40Mpa和40Mpa,均质次数2次,均质温度70℃。
(9)杀菌:经过多次实验确定了121℃杀菌15min的杀菌工艺条件(样品容器为300ml耐高温玻璃瓶)。从杀菌锅取出样品后,放置于空气中,自然冷却至室温。样品冷却后即可进行观察和测定指标。
(10)贴标、装箱、入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齐齐哈尔大学,未经齐齐哈尔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9733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