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胞嘧啶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96331.5 | 申请日: | 2012-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161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发明(设计)人: | 葛永明;周艳波;陈大祥;唐伟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虞市华科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39/47 | 分类号: | C07D239/47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红娟 |
地址: | 312369 浙江省绍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胞嘧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学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胞嘧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胞嘧啶(Cytosine),又名:2-羰基-4-氨基嘧啶,CAS:71-30-7,分子式:C4H5N3O,分子质量:111.10,熔点:320-325℃。胞嘧啶是组成DNA的四种基本碱基之一,也是精细化工、农药和医药的重要中间体,特别在医药领域,主要用于合成抗艾滋病药物及抗乙肝药物拉米夫定,抗癌药物吉西他宾、依诺他宾以及5-氟胞嘧啶等,应用非常广泛。胞嘧啶的结构式如下:
胞嘧啶的传统制备方法为:由二巯基脲嘧啶、浓氨水和氯乙酸为原料合成制得。其中氯乙酸为剧毒化合物,浓氨水为强腐蚀性物质,二巯基脲嘧啶的价格较贵,这些因素导致该传统制备方法的工业化应用较为困难,主要体现在:成本高、对设备的要求高且生产环境恶劣对工人的健康会有影响。
申请号为CN200810038450.4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合成胞嘧啶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在甲醇钠的作用下,将反应物①与反应物②反应得到胞嘧啶,其中反应物①为3-烷氧基丙烯腈和/或3,3-烷氧基丙腈,反应物②为尿素,其主要的改进在于:在反应中添加固体催化剂。所述的固体催化剂选用酸性氧化铝、固体超强酸、氧化锌和分子筛中的一种或几种。反应物②与反应物①的摩尔比为1.5-1.6∶1,甲醇钠与反应物①的摩尔比为3.6-4∶1,反应所用的溶剂为甲苯。但该方法所用的催化剂较难得到,成本较高。
3-烷氧基丙烯腈和3,3-烷氧基丙腈主要都是通过一个关键的中间体:3-羟基丙烯腈金属盐在醇的酸溶液中反应得到,参见中国专利ZL200410052900.7,以3-羟基丙烯腈钠和乙醇为例,反应式如下:
3-羟基丙烯腈金属盐的制备方法一般是以乙腈为原料,在醇钠作用下与CO反应得到,参见DE3641604。中国专利ZL200410052900.7中公开了一种3-羟基丙烯腈金属盐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乙腈和甲酸酯在金属烷氧化物作用下,于-20~60℃和1~5个大气压下缩合反应得到;该方法收率好,操作方便,同时减少了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可更方便地制备胞嘧啶,更适合于工业生产;以乙腈、甲酸乙酯和乙醇钠为例,反应式如下:
CH3CN+HCOOCH2CH3+CH3CH2ONa→NaOCH=CHCN+2CH3CH2OH。
中国专利ZL201010578812.6中公开了一种合成胞嘧啶的方法,在环合剂中加入3-乙氧基丙烯腈、硫脲及催化剂、溶剂,常温下搅拌5~8h,升温至40~70℃,保温搅拌9~17h,常压蒸馏出溶剂,加入一定量的水,升温至95℃溶解澄清,然后降温至10~20℃,冷却析晶,过滤得湿品;将湿品加入水中,再加入10mol/L盐酸后,搅拌,滴加28%的双氧水,滴完后,于80℃保温18~36h,降温至10~20℃,滴加10mol/L氢氧化钠溶液调PH至7.5,降温至5~10℃,慢慢析出大量固体;抽滤、水洗、烘干得胞嘧啶,收率达88.5%以上,HPLC99.36%以上。该工艺简单合理,稳定性好,生产过程安全。但该方法以硫脲为原料,需要使用双氧水,反应剧烈,不易操作。
因此,有必要研究成本低、安全且适于工业化生产的胞嘧啶的新的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胞嘧啶的制备方法,原料避免了使用较难得到的催化剂,后处理简单,易于工业化生产,原料便宜易购,收率高,成本低。
一种胞嘧啶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1)将乙醇钠、二甲苯和尿素混合,于85℃-95℃搅拌0.3h-0.5h,滴加3,3-二乙氧基丙腈,控制温度100℃-105℃,滴加完毕,回流反应8小时-10小时,反应结束后浓缩至干,加入蒸馏水溶解浓缩物,静置分层,水层滴加盐酸,混合均匀后调节pH=7.0~7.5,冷却结晶,离心得到粗品;
(2)在水和活性炭中加入粗品,70℃-80℃脱色,滤去活性炭,滤液冷却结晶,离心得到湿成品,干燥,得到胞嘧啶。
所述的3,3-二乙氧基丙腈可采用现有方法制备,也可采用市售产品。
所述的二甲苯作为反应溶剂,二甲苯沸点相对于甲苯高,同比产品收率高,且二甲苯回收率高,更有效降低成本,再则二甲苯挥发性毒性均小于甲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虞市华科化工有限公司,未经上虞市华科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963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