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硒小麦及其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90101.8 | 申请日: | 2012-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712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刘寿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硒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C21/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新苏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2221 | 代理人: | 许鸣石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麦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硒小麦及其生产方法,属于功能食品研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小麦(wheat)是一种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的禾本科植物,小麦是世界上总产量第二的粮食作物,仅次于玉米。小麦富含淀粉、蛋白质、脂肪、矿物质、钙、铁、硫胺素、核黄素、烟酸及维生素A等,是人和动物常见的食物之一。
普通小麦的硒含量根据地域差异一般在10-30ug/kg之间,目前市场上出现的富硒小麦大部分均为页面喷施技术或用富硒溶液直接浸泡种子的技术获得的(如中国CN 101897266A),其硒含量大部分均在100-400ug/kg之间,并且该方法极易对小麦造成毒害作用,无机硒残留大,具有一定能够的毒性,其用途主要是制作富硒面条或者作为原料制作富硒饲料等,但是由于技术上的原因,该种技术生产出的富硒小麦中的硒含量最高不超过2000ug/kg,不能较目前技术有较大的突破,其直接结果是导致富硒小麦在生产中的使用量较大,成本因此而增加,由于用量大在实际的使用中还存在诸多不便。因此市场迫切需求一种高硒含量的小麦,其可作为添加剂混合在普通小麦或普通饲料中制作富硒面条或者富硒饲料等产品,使用量急剧下降,成本显著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硒小麦,解决了目前市场上出现的富硒小麦中硒含量较低、用量大、费用高、使用不便等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高硒小麦的生产方法。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这些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硒小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硒小麦中的硒含量在5-150mg/kg之间。
优选的,所述高硒小麦中的有机硒含量比例≥70%。
优选的,所述高硒小麦的硒含量在20-100mg/kg之间,且有机硒含量比例≥70%,其中的有机硒主要以硒代蛋氨酸形式存在。
优选的,所述的高硒小麦是通过在小麦的播种期、越冬期、返青期、拔节期和灌浆期每亩撒施15-30公斤的纳米硒植物营养剂而获得。
优选的,所述的高硒小麦是通过在小麦的拔节期每亩撒施15-30公斤的纳米硒植物营养剂而获得。
优选的,所述的高硒小麦是通过在小麦的拔节期每亩撒施15-30公斤的纳米硒植物营养剂,并在小麦灌浆期时进行一次补施纳米硒植物营养剂而获得(灌浆期施肥的除外)。
优选的,所述的高硒小麦的生产方法,是在每次施用纳米硒植物营养剂后对小麦进行一次适当的灌溉处理。
本发明提供的高硒小麦的生产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在小麦播种期施用纳米硒植物营养剂:在小麦播种之前,将纳米硒植物营养剂(苏州硒谷科技有限公司生产,产品型号XJCP002)作为基肥以每亩15-30公斤的用量施入到田中(可单独施用,也可与基肥一起混匀后施用),然后进行旋耕并播种;或者将纳米硒植物营养剂与基肥混匀后一同加入到种肥同播机中进行一次性播种,播种施肥后如果土壤墒情较低,进行一次适当的灌溉处理;
2.小麦播种期以后施用纳米硒植物营养剂:如果小麦已经播种,可分别在小麦的越冬期、返青期,拔节期和灌浆期进行撒施,亩施用纳米硒植物营养剂15-30公斤,施肥后如土壤墒情较低,应进行一次适当的灌溉处理。施肥时注意撒施均匀,灌溉是最好采用喷灌的方式,可将粘附在小麦叶面上的纳米硒植物营养剂一同淋溶到小麦根部,增加纳米硒植物营养剂的利用效率;
3. 补施:在小麦的灌浆期对小麦进行一次补施纳米硒植物营养剂处理(灌浆期施肥的除外);
4.收获:待高硒小麦收获后,将高硒小麦加入混匀机中进行充分混匀,以获得标准化程度较高的高硒小麦;
5.精选去杂:将充分混合好的高硒小麦经过精选机精选去杂,去除多余的秕麦、杂质和不完善粒;
6包装:将精选之后的高硒小麦用透气性好的编织袋定量包装好,保持高硒小麦水分不高于12%,可长期保存。
本发明提供的高硒小麦硒含量极高,且硒以有机硒形态为主存在,更加有利于人体或动物的吸收,并且由于硒含量极高,使用量极少,可极大的降低成本。
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方案,本发明的优点是:
1、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高硒小麦,其在实际应用中用量较小,可极大的节省成本和节约生产费用;
2、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高硒小麦是通过植物的根系转化并吸收硒元素,将无机硒转换成有机硒,因此其有机硒含量高,较传统方式获得的富硒产品的安全性要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硒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硒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901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阳能电池模块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内存装置控制器及内存存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