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充气轮胎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89783.0 | 申请日: | 2012-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099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安永智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C11/12 | 分类号: | B60C1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5 | 代理人: | 杨勇;洪玉姬 |
地址: | 日本大阪***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气 轮胎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气轮胎,尤其是涉及一种在胎面部的地面接触部形成有刀槽花纹的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有时在设置于充气轮胎胎面部的花纹块、条形花纹等地面接触部上设置称为刀槽花纹的切槽。该刀槽花纹发挥边缘(edge)效应或除水效果,从而提高在冰雪路面等上的行驶性能和制动性能(以下称为雪地性能),该内容记载于例如日本特开2002-264614号公报、日本特开2003-63213号公报、日本特开2009-286276号公报以及日本特开平5-112107号公报中。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在上述文献公开的充气轮胎中,设置于地面接触部的刀槽花纹沿着花纹沟以大致相同的间隔配置,刀槽花纹大致均匀地配置于隔着花纹沟的两侧的地面接触部,花纹沟两侧壁的刚性大致相等。因此,即使设置于一侧侧壁的刀槽花纹在向花纹沟开口的部分(刀槽花纹边缘)捉住夹在花纹沟的冰雪,也不能在另一侧的侧壁将该捉住的冰雪牢牢地保持,而不能得到充分的抓雪效果(边缘效应),从而在雪地性能上还有进一步改善的空间。
另外,如果增加刀槽花纹数量来提高刀槽花纹的密度,则虽然捉住冰雪的位置增加而提高边缘效应,但是会降低地面接触部整体的刚性,从而发生降低干地路面上的行驶性能、制动性能(以下称为干地性能)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以上所述问题而提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兼顾雪地性能和干地性能的充气轮胎。
解决问题的方案
实施方案中的充气轮胎,在胎面部具备沿着轮胎周方向延伸的主沟和形成于所述主沟两侧的地面接触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轮胎具备刀槽花纹组,该刀槽花纹组是向所述主沟开口的多个刀槽花纹在轮胎周方向上隔间隔而设置形成的,所述刀槽花纹组在隔着所述主沟的两侧的地面接触部上沿着轮胎周方向隔间隔而设置,并在所述主沟两侧沿着轮胎周方向相错开而配置。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通过将多个向主沟开口的刀槽花纹沿着轮胎周方向隔开间隔而设置形成的刀槽花纹组,在主沟两侧沿着轮胎周方向相错开而配置,由于与一侧侧壁上设置有刀槽花纹组的位置隔着主沟对置的另一侧侧壁上不存在刀槽花纹组,因此能够将构成刀槽花纹组的刀槽花纹的边缘所捉住的冰雪牢牢地保持在与其对置的花纹沟的侧壁之间,由此提高边缘效应,从而能够提高雪地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案的充气轮胎胎面花纹的展开平面图。
图2是图1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
图3是沿图2的A-A线的剖面图。
图4是表示其他实施方案的充气轮胎的刀槽花纹组的平面图。
图5是表示比较例的充气轮胎刀槽花纹组的平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胎面部
11a、11b、11c、11d...主沟
12a...胎肩地面接触部
12b、12d...居间地面接触部
12c...中心地面接触部
12e...胎间地面接触部
13...横沟
20...刀槽花纹
20a...刀槽花纹边缘
22...刀槽花纹组
23...胎面表面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案)
本实施方案的充气轮胎具备左右一对胎圈部和胎侧部、以连结左右胎侧部的径向外侧端部的方式设置于两个胎侧部之间的胎面部10而构成,省略其图示。该充气轮胎还具备横跨一对胎圈部之间而延伸的胎体。
胎体至少包括一层帘布层,该帘布层从胎面部10经过胎侧部,并使其两端部卡止在埋设于胎圈部的胎圈芯,所述胎体用于加强所述各个部。
在胎面部10,在胎体的外周侧上设置有由两层以上的涂胶钢丝帘线层构成的带束层,带束层在胎体外周加强胎面部10。
如图1所示,在胎面部10的表面形成由沿着轮胎周方向A延伸的四个主沟11a、11b、11c、11d和被这些主沟11a、11b、11c、11d所划分的五个地面接触部12a、12b、12c、12d、12e。
具体来讲,在胎面部10形成有:胎肩地面接触部12a、12e,其位于主沟11a、11b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该主沟11a、11b位于最外侧;中心地面接触部12c,其夹在主沟11b、11c之间而位于轮胎宽度方向的大致中心部;居间地面接触部12b、12d,其位于中心地面接触部12c和胎肩地面接触部12a、12e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897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使用动态控制改进热循环仪的热均匀性
- 下一篇:保密通话的通信方法及用户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