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轮内电动机驱动单元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88625.3 | 申请日: | 2012-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295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瀬尾崇志;刈屋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K7/00 | 分类号: | B60K7/00;H02K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张劲松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机 驱动 单元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由各电动机驱动车轮可行驶的电动汽车所使用的每个车轮的驱动单元、所谓的轮内电动机(in wheel motor)驱动单元的改进提案。
背景技术
作为这种轮内电动机驱动单元,目前已知有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技术。
该轮内电动机驱动单元具备:由电动机驱动的输入轴、与车轮结合的输出轴、旋转自如地支承该输出轴的轮毂轴承,通过将来自电动机的旋转动力经输入轴及输出轴传递到车轮,由此,将各车轮由各轮内电动机驱动单元驱动,使电动汽车行驶。
因此,上述输入轴及输出轴间需要相互驱动结合。但是,在进行输入输出轴间的驱动结合时,由于轮毂轴承的晃动及尺寸公差,输出轴因向车轮的横向力等而相对于输入轴相对摆动,因此,需要以可吸收这些输入输出轴间的驱动结合部的相对位移的方式进行该驱动结合。
因此,输入输出轴间的驱动结合也如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通过相对位移吸收式驱动结合构造来进行该驱动结合。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90440号公报
但是,在以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为代表的现有的轮内电动机驱动单元中,上述的相对位移吸收式驱动结合构造承担着支承输出轴的旋转的功能,同时,配置于车轮轴承部即轮毂轴承的附近,因此,产生如下问题。
即,相对位移吸收式驱动结合构造接近轮毂轴承意味着由于该相对位移吸收式驱动结合构造处于输出轴的摆动中心,因此,输出轴的摆动中心接近车轮接近。因此,目前,由于轮毂轴承的晃动及尺寸公差产生车轮旋转面的位移而引起的输出轴的摆动角、即输入输出轴间的驱动结合部的输入输出轴相对位移量增大。
上述的相对位移吸收式驱动结合构造需要可靠地吸收这样的大的输入输出轴驱动结合部的输入输出轴相对位移以不在输入输出轴间产生“翘动(こじり)”等不良情况,因此,在现有的轮内电动机驱动单元中,不能避免了输入输出轴间的相对位移吸收式驱动结合构造的大型化,进而会产生轮内电动机驱动单元自身大型化的问题。
这样,通过使轮毂轴承向车宽方向外方移动,当增大其与相对位移吸收式驱动结合构造的距离,则轮内电动机驱动单元的轴长变长,导致要求小型化的轮内电动机驱动单元的大型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内电动机驱动单元,通过精心设计上述相对位移吸收式驱动结合构造相对于电动机的相对配置部位,即通过将相对位移吸收式驱动结合构造配置于远离轮毂轴承的轴线方向位置,不会带来轮内电动机驱动单元的上述的大型化,从而避免有关上述相对位移吸收式驱动结合构造的大型化的问题。
为实现该目的,本发明的轮内电动机驱动单元如下构成。首先,对成为本发明前提的轮内电动机驱动单元进行说明,其具备:通过电动机驱动的输入轴;与车轮结合的输出轴;旋转自如地支承该输出轴的轮毂轴承,并设有相对位移吸收式驱动结合构造,该相对位移吸收式驱动结合构造将所述输入轴及所述输出轴间驱动结合,而且,以可吸收该驱动结合部的输入输出轴相对位移的方式进行所述输入轴及所述输出轴间的驱动结合。
本发明使这样的轮内电动机驱动单元的所述相对位移吸收式驱动结合构造具有如下特征,即、配置于隔着所述电动机与所述轮毂轴承相反一侧的轴线方向位置。
根据这样的本发明的轮内电动机驱动单元,相对位移吸收式驱动结合构造由于为上述的配置,而存在于远离轮毂轴承的轴线方向位置。因此,通过相对位移吸收式驱动结合构造的位置决定的输出轴的摆动中心远离轮毂轴承(车轮),可以减小因轮毂轴承的晃动及尺寸公差产生的车轮旋转面的位移而引起的输出轴的摆动角、即输入输出轴间的驱动结合部的输入输出轴相对位移量。
因此,相对位移吸收式驱动结合构造能进尽可能吸收输入输出轴驱动结合部的上述小的输入输出轴相对位移,可以实现输入输出轴间的相对位移吸收式驱动结合构造的小型化,进而可以使轮内电动机驱动单元小型化,可以消除关于这些上述大型化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表示说明直至本发明的设想的经纬所使用的电动汽车用轮内电动机驱动单元的参考例的纵剖侧面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轮内电动机驱动单元的示意纵剖侧面图;
图3表示在图2的轮内电动机驱动单元使用的相对位移吸收式驱动结合构造,图3(a)是将该相对位移吸收式驱动结合构造以图3(b)的III-III线上设定截面并沿箭头方向观察表示的纵剖侧面图,图3(b)是将该相对位移吸收式驱动结合构造作为轴直角截面进行表示的纵剖正面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轮内电动机驱动单元的示意纵剖侧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886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缆维修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Symbian签名应用认证的方法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