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雾聚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84437.3 | 申请日: | 2012-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949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长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18 | 分类号: | B32B27/18;B32B27/36;B29C6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315031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酯 薄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防雾聚酯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雾聚酯薄膜包括聚酯基材,所述基材两侧设置有防雾功能层;所述防雾功能层材料包括100份的聚酯切片,0.5-2.0份的防雾剂,和0.1-0.5份的增效剂(所述份数为重量份数);
所述防雾剂选自缩水山梨醇脂肪酸酯、壬基酚聚氧化乙烯醚、聚氧化乙烯缩水山梨醇脂肪酸酯、甘油脂肪酸酯、氧化乙烯-氧化丙烯嵌段聚合物、聚氧化乙烯烷基醚或聚氧化乙烯烷基苯基醚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所述增效剂选自聚乙烯醇、聚乙烯二醇或聚氧化乙烯二醇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雾聚酯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雾剂为缩水山梨醇脂肪酸酯、壬基酚聚氧化乙烯醚的组合;所述增效剂为聚乙烯醇、聚乙烯二醇的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雾聚酯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雾功能层材料包括100份的聚酯切片,1.0-2.0份的防雾剂,0.3-0.5份的增效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雾聚酯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雾功能层材料包括100份的聚酯切片,1.0-2.0份的防雾剂,0.3-0.5份的增效剂;所述防雾剂为缩水山梨醇脂肪酸酯和壬基酚聚氧化乙烯醚的组合物,所述增效剂为聚乙烯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雾聚酯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雾剂为缩水山梨醇脂肪酸酯和壬基酚聚氧化乙烯醚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缩水山梨醇脂肪酸酯为0.8-1.2份,所述壬基酚聚氧化乙烯醚为0.2-0.8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雾聚酯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的厚度为75-188微米。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雾聚酯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的厚度为75-95微米,所述防雾功能层的厚度为10-20微米,所述聚酯基材的厚度为55-75微米。
8.根据权利要求1-7之一所述的防雾聚酯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功能层原料进行混料,预结晶,干燥;
(2)将聚酯基材原料进行预结晶,干燥;
(3)分别将步骤(1)和(2)所得的功能层原料和聚酯基材原料通过挤出机熔融挤出,形成熔体;
(4)将步骤(3)所得功能层的熔体和聚酯基材的熔体通过衣架型模头挤出复合成膜;
(5)将步骤(4)所得的复合膜进行纵向拉伸,横向拉伸,收卷分切,得到所述的防雾聚酯薄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雾聚酯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功能层原料的预结晶温度为120-140℃,时间为10-20min,干燥温度为175-180℃,干燥时间为4-6h;所述步骤(2)中:聚酯基材原料的预结晶温度为120-140℃,时间为10-20min,干燥温度为175-180℃,干燥时间为4-6h;所述步骤(3)中:功能层原料通过的挤出机的各区温度为265-275℃;聚酯基材原料通过的挤出机的各区温度为260-275℃。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雾聚酯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的收卷分切之前还包括将防雾聚酯薄膜表面进行电晕处理的工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长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长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8443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除菌空气过滤器
- 下一篇:一种新型摆动式碰碰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