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催化或照光制备八氟[2,2]二聚对二甲苯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81632.0 | 申请日: | 2012-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396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林俊旭;孙谦益;鄞永裕;李俊士;周佑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元欣科技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25/18 | 分类号: | C07C25/18;C07C17/269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宋焰琴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催化 制备 二甲苯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八氟[2,2]二聚对二甲苯(Octafluoro-(2,2)-paracyclophane,AF4)的制备方法,尤指一种使用催化剂或照光催化制备AF4的方法。
背景技术
聚对二甲苯(parylene)采用真空热裂解化学气相沉积(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CVD)工艺制备,可制成极薄的薄膜,具有极其优良的均匀性、化学稳定性和无色高透明度等,主要用作薄膜和涂层,广泛应用于印刷电路板的电性隔绝、传感器或医疗仪器的防潮保护、电子元件的电绝缘介质、保护性薄膜和封装材料、以及金属镀膜的防蚀等。
近来,由于含氟的聚对二甲苯,如聚(四氟-对二甲苯)(parylene HT)具有如下式(1)的结构:
式(1)
由于具有高熔点(约450℃)及低介电常数(约2.2),相比于传统的parylene N、parylene C、及parylene D,拥有更优异的抗紫外光特性、抗老化性、热稳定性等。此外,它能涂布于各种不规则形状的表面基材,如玻璃、金属、树脂、塑料、陶瓷与纸张等,经过聚(四氟-对二甲苯)涂覆后的产品,都具有很好的防蚀、防潮、绝缘保护性能,而且具有超薄、透明、无针孔等优点,进而可应用于电子元件、汽车工业、太阳能工业及半导体产业的低介电薄膜等。目前,含氟聚对二甲苯的镀膜方式是经由CVD程序产生活性很高的含自由基单体(free radical monomer)聚合于物体表面上,而不同于一般常见经由液体涂层的制备方法(如浸涂、喷涂、溅镀与等离子体等),其镀膜过程先将类似对二甲苯的含氟二聚物(dimer),如AF4(式(2))加热气化,再通过高温裂解为含氟对二甲苯(fluorinated para-xylene)的自由基单体,然后沉积于被镀对象表面产生聚合,形成聚(四氟对二甲苯),即俗称的parylene HT,如式(1)。
式(2)
AF4经CVD而得parylene HT的化学反应机转如式(3)。
式(3)
过去文献已发表了许多AF4的合成方法,主要是利用1,4-双(氯二氟甲基)苯(1,4-bis(chlorodifluoromethyl)benzene,CFB),如式(4),与还原剂锌(Zn)作用,进行反应以获得AF4。然而,过去的合成方法,为防止聚合反应,通常采用高度稀释的反应条件,需要加入大量的溶剂,因此由于购买溶剂、储存溶剂、加料、及移除溶剂或不纯物等程序,会提高制备上的成本,再加上反应时间长、副产物较多与AF4纯化程序较繁杂,也不利于批量生产。
式(4)
有鉴于此,目前需要发展出一种反应浓度高、反应时间短、成本低、副产品少、纯化容易、再现性好及产率稳定的八氟[2,2]二聚对二甲苯(AF4)的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八氟[2,2]二聚对二甲苯(AF4)的合成方法,使用催化剂或照光催化进行反应,进而减少反应时间,并通过高浓度反应混合物提高AF4的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元欣科技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元欣科技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816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