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滤棒增香茶颗粒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280047.9 申请日: 2012-08-08
公开(公告)号: CN102783712A 公开(公告)日: 2012-11-21
发明(设计)人: 刘雯;郑琳;李桂珍;徐建荣;刘润昌;温光和;何雪峰 申请(专利权)人: 福建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主分类号: A24D3/02 分类号: A24D3/02;A24D3/14
代理公司: 厦门龙格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7 代理人: 钟毅虹
地址: 361000 福建省厦*** 国省代码: 福建;3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滤棒增香茶 颗粒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卷烟材料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卷烟滤棒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卷烟滤棒是卷烟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对主流烟气进行截留过滤,起到减害降焦的作用,另一方面对烟气特征进行修饰和丰富,起到改善卷烟抽吸品质突出产品个性特征的作用。

随着行业内减害降焦的不断深入,相关技术也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卷烟产品中,在减害降焦的同时也带来了卷烟产品香气丰富性下降的问题。因此,各种加香形式和产香物质逐渐在行业内兴起并应用到各种卷烟产品中,但是,由于各种卷烟产品风格特征的差异,每种系列的卷烟产品都对物质香型、特征有独特的要求,搭配得当才能起到丰富烟香的作用。同时,卷烟产品还对产香物质香气的持久性、稳定性有较高的要求,以保证卷烟产品品质稳定。

茶作为一种天然、生态材料,具有提神清心、清热解暑生津止渴、降火明目等药理作用,原料中含有丰富的、特征的香气成分,其提取物中含有丰富的化学成分。因此,已有较多研究者结合卷烟材料探讨了茶原料在卷烟产品中的应用性能。

如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病因室等单位研究了绿茶提取物对卷烟遗传毒性的影响 ,认为绿茶水溶性提取物和绿茶抗氧化成分提取物能抑制香烟烟雾冷凝物诱导的TA98回复突变,部分抑制V79细胞染色体畸变(韩学良,程书钧,李铭新. 绿茶提取物对卷烟遗传毒性的影响[J],遗传与疾病,1989年第2期);广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进行了茉莉花茶提取物降低卷烟气中有害成分的研究 ,认为茉莉花茶提取物能丰富卷烟香气,改善刺激性、协调性、杂气及余味等指标,能降低焦油、一氧化碳、烟碱、苯酚、苯并[a]芘和巴豆醛等化学指标(黄天辉,黄泰松,邹克兴等. 茉莉花茶提取物降低卷烟气中有害成分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第23期)。以上研究表明,茶原料及其衍生物在卷烟材料中的应用具有很实际的价值。

专利技术中,CN 1686014公开了一种将茶粉碎成粉末(20-200目)直接应用于卷烟滤嘴中的技术,起到协调烟气、丰富香气、减轻刺激、改善抽吸品质的作用;CN 201898881U公开了将茶末(大于100目)添加到丝束中制备复合滤棒的技术,达到降低烟气中有害成分的目的。然而,针对茶原料,以上技术均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茶原料的香气成分,虽然原料品种不同而有所差异,但其中相当一部分成分均为挥发性和半挥发性的低分子醛、酮、醇类物质,稳定性差,容易损失;而另一部分则为沸点较高具有特征香气的物质,如橙花叔醇类、吲哚类、a-法昵烯类、芳樟醇类、香叶醇类、吡嗪类和吡咯类物质,以及其它酯类化合物,不容易释放出来。这给茶原料应用于卷烟材料中带来不可忽视的问题。

以上技术中直接以粉末形式添加到滤棒中,粒径较大时,比表面积小,茶香成分难以得到充分释放和透发;粒径较小时,则存在持香性能差、加工粉尘多、添加量不易控制等问题,同时粒径太小时,存在着进入口腔的潜在风险。

发明内容

针对现在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滤棒增香茶颗粒及其制备方法。所得颗粒持香性能好,比表面积大,与烟气充分接触并逐渐洗脱颗粒表面茶香,颗粒内部茶香逐渐得到释放,起到丰富卷烟香气的作用;同时,颗粒后加工性能好,添加量易控制,不存在以粉尘形式进入口腔的风险。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滤棒增香茶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茶颗粒由97%-99.5%份的茶粉末和0.5%-3%份的亲水性高分子粘合剂组成。所述的亲水性高分子粘合剂为纤维素醚类、天然高分子及其衍生物类或聚丙烯系合成高分子类。

一种滤棒增香茶颗粒的制备方法,取白茶、黑茶、黄茶、红茶、绿茶、青茶、以及它们的废弃物茶末、茶梗中的一种或几种,于55℃以下粉碎,经筛分得到120-200目的细粉;在所得细粉中添加亲水性高分子粘合剂的水溶液,搅拌均匀得到中间体,再经造粒机以20目网造粒,筛分得到20-60目颗粒;将所得颗粒在10-55℃下烘干或风干至水分6%-14%。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之处在于:

本发明充分利用茶原料的优势,结合茶资源的特点开发新的卷烟辅料,达到丰富卷烟香气,保证产品稳定的目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①茶细粉再造颗粒,较之原料颗粒,结构更疏松,粒径较大时茶香物质容易持续稳定释放,起到长期稳定增香的作用;

②茶细粉再造颗粒,比表面积大,颗粒表面与烟气更充分接触,烟气充分洗脱颗粒表面茶香,使茶香易于进入烟气,起到增香作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福建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8004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