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原油中金属钒含量的电化学测定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75284.6 | 申请日: | 2012-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784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郑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48 | 分类号: | G01N27/48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弋才富 |
地址: | 710065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原油 金属 含量 电化学 测定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领域的分析测定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原油中金属钒含量的电化学测定方法。
背景技术
原油中所含的金属钒对石油加工危害很大,它能影响催化剂活性,也能腐蚀炼油设备。燃烧原油产品时所产生的有害的钒化合物还可导致环境污染,危害人体健康。此外,原油中的钒含量可提供原油来源、迁徙和种类等信息,从而推断非法排放源。因此,测定原油中的钒含量具有实际意义。目前测定原油中钒含量的方法主要有X射线荧光光谱法、催化光度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以及原子吸收光谱法等光化学法。其中原子吸收光谱法较为准确,但由于仪器价格及其维护费用较为昂贵,难于在一般实验室推广普及,另外这些方法的灵敏度较低,难以满足钒含量低的原油样品中钒含量的测定。
电化学法具有测定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操作简单、仪器设备价格低廉等特点。电化学吸附溶出伏安法(AdSV)通过表面富集然后伏安测定含钒的配合物来测定钒的含量,在溴酸盐的存在下还可产生催化作用,从而使测定的灵敏度得到提高。该法已用于多种样品中钒含量的测定,例如钒(V)-茜素红(ARS)-溴酸盐体系测定水样中的钒,钒(V)-4-(2-吡啶偶氮)-间苯二酚(PAR)-溴酸盐体系测定水样、发样和矿样中的钒,钒(V)-氯冉酸(CAA)-溴酸盐体系测定水样和燃油中的钒(V)等,然而,由于上述体系中均使用了对环境有毒害作用的汞工作电极,其应用受到了限制。为了取代汞电极,铋膜电极已在钒(V)-CAA-溴酸盐体系、碳糊电极和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已在钒(V)-ARS体系中测定水样中的钒含量,然而在这些体系中测定钒(V)均需要 较长的富集时间。近年来,碳纳米管由于其化学稳定性、大比表面积和卓越的电子传递能力已成为理想的电极材料。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测定方法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原油中金属钒含量的电化学测定方法,采用碳纳米管糊电极作为工作电极,采用pH2.70,含有4-(2-吡啶偶氮)-间苯二酚和溴酸钾的硫酸溶液作为底液,采用循环伏安法或线性扫描伏安法对钒含量进行测定,该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分析速度快。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原油中金属钒含量的电化学测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直径10-20nm,长度1-2μm,纯度>95%的碳纳米管和液体石蜡在研钵中按质量比3:2混合,研成均匀的糊状,填入直径1.6mm的塑料管压紧,并用铜丝引出作为导线,即得碳纳米管糊电极MWCNT-PE,将MWCNT-PE的表面在称量纸上磨平抛光,室温保存;
步骤二、将MWCNT-PE作为工作电极,与作为参比电极的饱和甘汞电极,作为对电极的铂丝电极组成三电极系统,将三电极系统置于底液中,在CHI650C电化学工作站上进行多次循环伏安扫描,扫描电压范围为0.1~-0.4V,扫描速率为0.1V/s,直到基线稳定为止;
上述底液pH值为2.70,具体为含有5.0×10-6mol·L-14-(2-吡啶偶氮)-间苯二酚(PAR)和3.0×10-2mol·L-1溴酸钾(KBrO3)的硫酸(H2SO4)溶液;
步骤三、将三电极系统置于钒V(V)标准溶液中,在0.1~-0.4V电压扫描范围内进行循环伏安法或线性扫描伏安分析,测量在-0.234V处的还原峰电流大小,以还原峰电流为纵坐标,钒V(V)浓度为横坐标做工作曲线;
步骤三中的钒V(V)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如下:称取0.2925g NH4VO3,溶于50mL水,转移至250mL容量瓶中定容,得1.0×10-2mol·L-1V(V)标准贮备液,用底液将V(V)标准贮备液稀释10倍以上,得V(V)标准溶液;
步骤四、将三电极系统置于原油样品溶液中,在0.1~-0.4V电压扫描范围内进行循环伏安法或线性扫描伏安分析,测量在-0.234V处的还原峰电流大小,用步骤三所得的工作曲线测定样品溶液中的钒含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石油大学,未经西安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752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