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语义输入控制系统及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71701.X | 申请日: | 2012-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309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廖益玄;何永;李建;赵贵疆;季月;张媛婷;张林;刘文;陈昱洁;唐璐;高迎;刘畅;舒畅;温振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聚熵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8 | 分类号: | G06F3/048;G06F3/16;G10L1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翼胜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8 | 代理人: | 孙佳胤 |
地址: | 201210 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高科***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语义 输入 控制系统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的操作系统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语义输入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移动终端(例如,Android手机)的日益普及,移动终端的功能越来越强大,同时用户对应用程序的功能要求也越来越高。
目前,在部分智能移动终端上仅可以只能实现语义控制的自身应用,以及一些简单操作第三方应用程序,例如打开、关闭,但是无法对第三方应用程序进行复杂的控制,例如:通过语义控制一个第三方的视频客户端去下载指定的电影。 又例如:通过语义控制第三方的照片分享客户端上传指定照片至社交网站。目前的语义输入控制除了无法进行精细的复杂操作之外,而且进入第三方应用程序后,无法再进行语义输入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语义输入控制系统。本发明可以实现语义输入控制的平台化,通过将语义输入控制功能集成至第三方应用程序中,使得用户可以通过语义输入的方式,控制移动终端上的所有第三方应用程序。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语义输入控制系统,包括以下模块:获取模块、识别模块、解析模块和接口模块;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语义输入的信息;
识别模块与所述获取模块连接,用于将所述获取模块所获得的语义输入的信息转化为字符串信息;
解析模块与所述识别模块连接,用于将字符串信息解析为标准命令和参数;
接口模块集成于第三方应用程序中,并与所述解析模块通信,用于根据收到的标准命令和参数对第三方应用程序实施操作。
进一步,所述获取模块包括一悬浮窗,所述悬浮窗设置在移动终端用户界面的最上层,用于使用户在任意一用户界面中均能进行语义输入。
进一步,所述识别模块所转化生成的字符串信息包括中文字符串信息和/或英文字符串信息。
进一步,所述解析模块包括语义解析器,所述语义解析器包括命令单元、参数单元和标号单元;所述命令单元用于从所述字符串信息中解析出标准命令信息;所述参数单元用于从所述字符串信息中解析出参数信息;所述标号单元用于映射第三方应用程序。
进一步,所述接口模块以广播的方式与所述解析模块进行通信。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语义输入控制方法。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语义输入控制方法,采用所述语义输入控制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1) 获取用户语义输入的信息;
(2) 通过识别模块将所述获取模块所获得的语义输入的信息转化为字符串信息;
(3) 利用解析模块将字符串信息解析为标准命令和参数;
(4) 将解析的结果以接口方式集成于第三方应用程序,以供第三方应用程序调用。
进一步,在步骤(1)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移动终端用户界面的最上层中开启悬浮窗。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 通过将语义输入的信息转化并解析为标准命令和参数,以统一语义输入控制命令,并利用广播方式使第三方应用程序能够与语义解析器(parser)进行通信,使得语义输入控制能够独立运行,也使得第三方应用程序更容易的集成。
(2) 通过语义语音的统一输入控制入口(悬浮窗),解决了传统语音输入方式无法在任意一用户界面上进行语义语音输入的问题。
(3) 大大地降低语义语音类应用程序的开发难度,促进语义语音技术的发展。
(4) 简化移动终端的使用操作,使语义语音技术更快地进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语义输入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A和图2B是所述悬浮窗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3是所述语义解析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所述语义输入控制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步骤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一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二的示意图。
图中的标注分别为:
M100、语义输入控制系统;M1、获取模块;M10、悬浮窗;
M2、识别模块;M3、解析模块;M30、语义解析器;
M31、命令单元;M32、参数单元;M33、标号单元;
M4、接口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聚熵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未经聚熵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7170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固件更新的方法、芯片以及通信终端
- 下一篇:一种自发电无线鼠标及鼠标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