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手电动采摘器自充电式棉花收获机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268629.5 申请日: 2012-07-20
公开(公告)号: CN103563561A 公开(公告)日: 2014-02-12
发明(设计)人: 陈绍勇;丁朝霞 申请(专利权)人: 陈绍勇;丁朝霞
主分类号: A01D46/10 分类号: A01D46/10;A01D46/14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72115 山东省兖州***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双手 电动 采摘 充电式 棉花 收获
【说明书】:

所属技术领域:农业棉花电动收获机械。 

背景技术:

美国从1850年起曾有多种棉花收获机的设计或样机专利出现,但直到20世纪20年代才有少量摘棉机商品出售。1980年苏联有75%的棉花用机器收获。由于现有采棉机价格高、投入大,投资回收期长,因此,棉花收获机械没有在我国推广使用。梳齿式采棉机是近年来由南美国家-阿根廷研发出的一种新型采棉机。近年来新疆石河子贵航农机装备有限责任公司防制出4MZ-5自走式采棉机。存在的问题一是用不可再生能源“油”;二是价格高回收期长(进口机200万元一台,国产机一台在100万元上下);三是适用于大面积棉田;四是不宜适用于个体种棉户;五是主动力只能用于收棉花,有效利用率低。 

机采棉推广缓慢可能存在很多原因,以前的技术的原因,现在应该是质量和成本的问题。 

首先就是费用的问题,由于采棉机的价格昂贵,一台采棉机的价格在180万元以上,普通的农户无法接受,同时,按10至15年的使用年限,每年的折旧费就达十几万元。所以,现在采棉机的直接作业成本一般在每公顷1800元以上。有的农机手未按照正确的操作规程使用机械,造成采棉机使用年限缩短、维修成本超标;有的乡镇把采棉机作业作为应急措施,只用来清地,也增加了机采的附加成本。再加上机采棉等级下降,收入减少,也使得植棉的经济效益大打折扣。 

其次机采棉是一次性的收棉,棉花成熟度不齐,先开的棉花被风吹、雨打或冰雹打下落地后成为落地棉,浪费达10~25%,一次性的收棉叶子和杂质太多、水分大,棉花吐絮后曝晒时间达40多天,纤维强力会降低50%,棉花质量会大大降低,棉花加工厂收购价格低或一般都不会收。 

同时机采棉棉区的棉花加工厂必须要配套相应的清花设备,而该设备价格在一千万元以上,一般的小型加工厂都承担不起,因此,一些县区种植了机采棉无处销售,只得到邻近的团场销售,而一些棉花加工厂又害怕花钱安装了清花设备当地又不种植机采棉,浪费了资金,因此陷入了怪圈之中。 

还有就是机械采棉需要整合土地,目前新疆很多棉区的棉田并不属于同一个农户,或者棉田种植较为分散,而采棉机每次开机都已收获几十亩的棉田,所以机采棉反而不方便。 

在目前,我们用手采棉的标准来确定机采棉的等级,就会得出机采棉等级低、品质差的结果,所以很多农民不愿意种植机采棉,甚至种植了机采棉也不愿意进行机采,因为手采棉的等价高,能卖一个较好的价钱,这其中的差价,足以弥补手工采棉的支出。 

对于广大棉农来说,没大面积实现机采。有两个方面:一是机采棉收购价格远远低于人工采摘,企业对机采棉的收购标准又十分苛刻;二是棉花大幅度提高了单产后,即使算上人工费用涨价因素,人工采摘也比机采合算。 

机采的棉花价格太低,每公斤收购价比人工采摘低了2元多,此外,一些棉花加工厂对机采棉的质量要求过高,扣除水分和杂质的比例达到了12%和5%,这样下来,每公斤连5元都没有;虽然人工费涨了,但由于附近团场今年大面积实行机械采棉,拾花工并不紧张,虽然人工费用涨了一些,但也会增收了不少。 

新疆:棉花朵朵开可惜无人采 

现在棉花的平均亩产可以达到350公斤。但是,地膜涨了、工价涨了、肥料涨了……所有的成本都刷刷地往上蹿,棉花的收购价却掉了一大截子。 

棉农算了一笔账,一亩地的投资如化肥、地膜、农药、机耕费、管理费以及捡拾棉花的费用等各种成本加起来要2500元到2600元。 

按照目前的收购价格每公斤8.5元计算,亩产350公斤的收入在2900余元。每亩地只有300元至400元的利润,和往年相比,收入会减少很多。 

棉农粗略算了一笔账,60亩地如果用人工采摘,按每亩单产350公斤、人工费1.5元/公斤计算,需要花费3万多元。 

按照每公斤1.2元为拾花工支付工钱。和拾花工签订的价格是每公斤1.6元。有些承包种地的人甚至涨到了每公斤1.8元,即便如此,也很难找到人。 

棉农说,保守估算,他今年可以收400吨棉花,仅仅拾棉花这块的费用就需90多万,这比往年要多支出40万左右。 

一些棉农在说:“这地没法种了,以后工价会越来越高,工人越来越难招,这样下去该怎么办呀?” 

发明内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绍勇;丁朝霞,未经陈绍勇;丁朝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686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