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螺旋导引槽的空心锭子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63909.7 | 申请日: | 2012-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874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邹专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文理学院 |
主分类号: | D01H7/88 | 分类号: | D01H7/88;D01H4/02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 33220 | 代理人: | 王余粮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螺旋 导引 空心 锭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螺旋导引槽的空心锭子,属于加捻装置中空心锭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喷气涡流纺集粗纱、细纱、络筒卷绕一体,克服了传统加捻工艺中部件回转惯性较大,加捻效率较低等缺点,利用高速旋转气流加捻自由尾端纤维成纱,纺纱速度高达450m/min;制得的纱线具有双重结构,由芯纤维和外包缠纤维构成,具有环锭纺纱的外观,但外包缠螺旋纤维不如机械控制包缠紧密,纱线强力不如环锭纺纱线强力高。
提高喷气涡流纺纱线强力的办法除优化成纱工艺参数外,还可通过对加捻腔内空心锭子形态结构进行设计,使包缠纤维自身带有一定捻度后包缠纱体,从而提高成纱强力。
中国发明专利号CN 101476180 B,发明名称喷气涡流纺专用自捻空心锭,如图1所示,空心锭子1a包括纤维入口11a和空心锭子通道12a,其特征在于纤维入口11a和空心锭子通道12a上开有表面沟槽13a,表面沟槽13a的内表面为直线形或弧线形。入口表面沟槽13a有助于增加自由尾端纤维与空心锭子1a入口的摩擦力,从而使纤维在绕空心锭子1a转动的同时自身产生一定的旋转,最终导致纱线结构紧密,成纱强力得到一定提高;但该发明并未考虑加捻腔旋转气流与空心锭子外表面的作用规律,也未考虑加捻腔内纤维自由尾端倒伏在空心锭子入口外表面的实际情况,纤维绕空心锭子1a转动的同时产生自身旋转的效果不明显,纱线结构松散,强力不高,成纱条干不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螺旋导引槽、成纱紧实、强度高、条干均匀的空心锭子。
实现本发明目的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螺旋导引槽的空心锭子,分为上部、中部和下部,上部开设有纤维入口和导纱通道,下部为“凸”字型结构,所述的纤维入口为倒角圆滑结构,在上部和中部的外表面均匀设置有导引槽,导引槽从上部的纤维入口延伸至中部的底端,导引槽为螺旋形。
所述的中部设置有小内孔、大内孔和锥形空腔,下部设置有空心锭子出口,导纱通道、小内孔、大内孔、锥形空腔和空心锭子出口是连通的。
所述的导引槽的螺旋方向与导纱通道和空腔内旋转气流流动方向一致,可以呈顺时针螺旋状,也可呈逆时针螺旋状。
所述的导引槽的中心线转过的螺旋角度θ为30~120°。
所述的导引槽的槽宽L为0.05~12mm,从纤维入口11向中部的外表面连续递增;
所述的导引槽的槽深h为0~1.2mm,从纤维入口11向中部的外表面连续递增。
所述的导引槽有3~12条。
所述的上部高度H1为5~8mm,上部的半锥角δ为5°~15°,上部与中部连接处的直径D1为4.8~8mm,导纱通道直径D2为0.8~1.4mm,中部高度H2为8~12mm,小内孔直径D3为3~5mm,高度H3为2~3mm;大内孔直径D4为4~7mm,高度H4为2~3mm;锥形空腔的高度H5为3~6mm;下部为“凸”字型结构,中部的底端与下部凸面的间距H6为3~5mm,下部高度H7为5~9mm,空心锭子出口内径D5为9~14mm,空心锭子出口高度H8为5~10mm。
所述的空心锭子为陶瓷材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在空心锭子中上部外表面开有导引槽,边角部位均进行倒角圆滑处理,利用加捻腔内高速旋转气流的流动规律,并结合加捻腔内纤维自由尾端倒伏在纤维入口外表面的实际情况,保证了加捻腔内气流的有规流动,使自由尾端纤维在切向气流的作用下能顺利滑入导引槽,又在切向气流的作用下顺利滑出导引槽,使纤维自身翻转产生扭转,有利于改变纤维间的相对位置,纤维间发生相互穿插,从而提高了纤维间的抱合纠缠能力,最后纤维绕空心锭子中心轴线转动后包缠纱体并得以固定,采用本发明的空心锭子有利于提高喷气涡流纺纱线强力;导引槽的螺旋角度θ、槽宽L和槽深h的改变会带来纤维扭转及纤维间相互穿插程度的差异,从而获得风格不同的喷气涡流纺纱线结构,因而得到的产品适合喷气涡流纺本色纱及色纺纱的开发需求。
本发明中,导纱通道的中心点分别向相邻两条导引槽的中心线做切线a、b,切线a、b之间的夹角为螺旋角度θ。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文理学院,未经绍兴文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6390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