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极限工况汽车动力总成悬置位移和载荷数据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210262377.5 | 申请日: | 2012-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776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郭荣;章桐;于钦林;于蓬;裘剡;朱伟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赵继明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极限 工况 汽车 动力 总成 悬置 位移 载荷 数据处理 方法 | ||
1.一种极限工况汽车动力总成悬置位移和载荷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数据采集模块采集极限工况下的外界输入数据、动力总成质心和悬置点位置数据,并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给数据处理器;
2)数据处理器根据接收到的采集数据,通过查表法确定动力总成的非线性悬置的刚度,计算极限工况动力总成悬置位移和载荷数据,并将计算结果传输给数据输出模块;
3)数据输出模块输出悬置位移和载荷数据,分别用于限位校核和疲劳分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极限工况汽车动力总成悬置位移和载荷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界输入数据包括极限工况下沿着x轴、y轴、z轴的作用力和绕x轴、y轴、z轴的转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极限工况汽车动力总成悬置位移和载荷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计算极限工况动力总成悬置位移和载荷数据的具体步骤包括:
1)建立极限工况下静态载荷施加后动力总成系统的振动微分方程
KX-F=0
其中,X=(x,y,z,θx,θy,θz)T为广义坐标矢量,x、y、z为三向平动位移,θx、θy、θz为绕x轴、y轴、z轴的旋转位移;K=f(x,y,z,θx,θy,θz)是非线性刚度矩阵,F=(Fx Fy Fz Mx My Mz)T是极限工况下的外界输入矩阵,Fx、Fy、Fz分别为沿着x轴、y轴、z轴的作用力,Mx、My、Mz分别为绕x轴、y轴、z轴的输入转矩;
2)根据动力总成质心的位置计算各悬置点的位移:
其中,xi、yi、zi为第i个悬置点与动力总成质心的坐标差值,
3)根据第i个悬置点的位移计算第i个悬置点的非线性刚度:
则第i个悬置点的刚度矩阵
则总刚度矩阵
其中,方向转移矩阵
4)计算动力总成悬置在动力总成坐标系中的载荷Fi:
Fi=Ti·ki·inv(Ti)·Ui
其中,Ui为动力总成坐标系下悬置点的位移,inv(Ti)为方向转移矩阵的逆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6237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