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后扭转梁半独立悬架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57541.3 | 申请日: | 2012-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450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龚成斌;胡礼;王存杰;胡少洪;成永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建安车桥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11/18 | 分类号: | B60G11/18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 51124 | 代理人: | 李阳 |
地址: | 625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扭转 独立 悬架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制造领域应用的汽车后扭转梁半独立悬架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扭转梁式半独立悬架包括一根整体的V形或U形断面的冲压横梁,所述横梁包括沿横梁的纵向延伸的沟槽以及沟槽对应的两个侧壁,通常情况下,两个侧壁之间的夹角为45至60度,也就是横梁开口度为45至60度,横梁两端分别焊接有左右纵臂。这种横梁在使用时刚度不足,为了增加横梁的刚度,现有技术中在横梁上设置有扭杆,扭杆的两端分别与两端的左右纵臂焊接。这种结构在使用时存在以下不足:扭杆在使用时两端容易因受力过大发生脱焊,扭杆本身也容易发生断裂或产生激振等问题。并且扭杆由于较重,显著增加了扭转梁式半独立悬架的整体重量。扭杆与两端的纵臂焊接时,工艺比较复杂,这就使得焊接质量不容易得到保证,而焊接质量对扭杆的正常使用影响较大,因此上述结构的扭转梁式半独立悬架在实际使用时经常因焊接质量出现扭杆失效的严重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制造且可使横梁具有较高侧倾刚度的汽车后扭转梁半独立悬架结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汽车后扭转梁半独立悬架结构,包括横梁,所述横梁包括沿横梁的纵向延伸的沟槽以及沟槽对应的两个侧壁,所述横梁上设置有加强件,所述加强件包括两个连接板和位于两个连接板之间的中间板,所述两个连接板分别与横梁的两个侧壁相连,所述中间板朝向所述沟槽。
进一步的是:包括两个所述加强件,所述两个加强件对称设置在横梁的中分面的两侧,且所述两个加强件的相邻两端之间的距离为70~80mm。
进一步的是:所述两个加强件的相邻两端之间的距离为75mm。
进一步的是:所述加强件的厚度为3~4mm。
进一步的是:所述加强件的厚度为3.5mm。
进一步的是:所述加强件与横梁通过螺栓连接。
进一步的是:所述连接板与对应的横梁的侧壁为面接触,且中间板与横梁的横截面的中分线垂直。
进一步的是:所述中间板为平板。
进一步的是:所述横梁的两个侧壁的外缘以圆弧过渡方式朝背离沟槽的方向外翻,形成翻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没有设置扭杆,不会出现扭杆两端容易出现脱焊的情况。通过设置加强件,可在提高横梁刚度的情况下,使制造工艺显著简化。本发明的加强件不需要像扭杆一样制造成较大尺寸,只需较小的尺寸就可显著提高横梁的刚度及改善其它力学性能,可显著降低扭转梁式半独立悬架整体重量,能够满足整车操稳性及平顺性的要求。可以方便调整悬架结构的侧倾刚度,避开了原来采用扭杆来调整侧倾刚度而带来的各种问题,从而提高了整车的稳定性与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在横梁上设置有加强件的示意图;
图2为两个加强件对称设置在横梁的中分面两侧的示意图;
图3为加强件与横梁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加强件1,横梁2,加强件3,中分面4,中分线5,纵臂6,连接板11,连接板12,中间板13,侧壁21,侧壁22,沟槽23,翻边24,圆弧过渡区25,翻边26,圆弧过渡区2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汽车后扭转梁半独立悬架结构,包括横梁2,所述横梁2包括沿横梁2的纵向延伸的沟槽23以及沟槽23对应的侧壁21和侧壁22,所述横梁2上设置有加强件1,所述加强件1包括连接板11和连接板12,连接板11和连接板12之间设置有中间板13,所述两个连接板分别与横梁2的两个侧壁相连,所述中间板13朝向所述沟槽23。横梁2上可只设置一个加强件,例如将加强件设置在横梁2的中央。通过表1和表3可看出,只设置有一个加强件的车辆的侧倾刚度与带扭杆的冲压横梁的侧倾刚度要大。上述连接板11和连接板12与对应的侧壁21和侧壁22的连接方式可以为焊接或螺栓连接等。优选为螺栓连接,因这样方便对加强件1进行调整。
表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建安车桥分公司,未经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建安车桥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575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氧化锆及其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无极灯电子镇流器中的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