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运动发酵单胞菌快速发酵乙醇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53109.7 | 申请日: | 2012-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194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周雪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仓市周氏化学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P7/06 | 分类号: | C12P7/06;C12R1/01 |
代理公司: | 江苏致邦律师事务所 32230 | 代理人: | 徐蓓 |
地址: | 2154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运动 发酵 单胞菌 快速 乙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发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运动发酵单胞菌快速发酵乙醇的方法。
背景技术
乙醇是一种高效、环保、可再生的燃料及汽油添加剂,大力发展燃料乙醇,不仅可以有效解决能源日益匮乏的难题,更加可以有效减少环境污染。我国传统的乙醇生产,一般以粮食为原料,不但成本高而且产量也收粮食资源的限制,产量有限,难以满足需求。
我国在“十一五”可再生能源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以甘薯等非粮能源作物为原料的燃料乙醇。甘薯是一种富含淀粉的块根作物,鲜甘薯一般含淀粉15%~25%,我国常年种植面积逾460×104 hm2,收获1.1×108 t以上,占世界甘薯产量的80%以上。与使用薯干(含水量约10%)相比,鲜甘薯(含水量约为70%)发酵生产乙醇可以节约60%的发酵用水,能够进一步降低乙醇生产成本。由于收获季节在初冬,甘薯易于冻伤和腐烂,每年腐烂的甘薯约占总产量的30%~50%。 而采用干燥保存甘薯,成本高,能源消耗大,不具有经济性,也不符合燃料乙醇生产所遵循的净能源产出最大化原则。此外,目前乙醇发酵强度较高的方法大多是采用以固定化或自絮凝菌体为基础的糖质原料及淀粉质原料的糖化清液连续发酵技术。由于甘薯的脂肪和蛋白质含量相对较低,分离产品附加值低,若进行固液分离会增加能耗,提高乙醇生产成本,故固定化和自絮凝技术不适合鲜甘薯乙醇发酵。因此,迫切需要开发适合鲜甘薯全原料的快速乙醇发酵技术。
运动发酵单胞菌(Zymomonas mobilis)是一种革兰氏阴性、兼性厌氧菌。与传统生产乙醇的酵母相比,该菌显示出多方面的优越性,如转化率高,副产物少,且发酵过程中不需要通气,设备工艺比较简单,可以降低乙醇生产的成本等。但Z. mobilis乙醇发酵的缺点是碳源利用范围窄,仅限于葡萄糖、果糖和蔗糖;营养条件苛刻,常需添加多种营养物质。目前国内的乙醇发酵生产多以酵母为主,生产周期长(大于40 h)、效率低(小于85%)、乙醇浓度较低(φ=11%~12%);对甘薯原料的研究多以甘薯干为主。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运动发酵单胞菌快速发酵乙醇的方法,本发明以运动发酵单胞菌为出发菌株,以鲜甘薯为发酵原料,采用同步糖化发酵方法进行发酵。本发明对影响乙醇发酵的因素进行了考察。
1. 一种利用运动发酵单胞菌快速发酵乙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酵时,接入10%种子培养基和糖化酶到发酵培养基,采用同步糖化发酵,发酵温度为30℃,初始糖浓度为200 g/kg。
2. 步骤1所述的发酵培养基:鲜甘薯打浆后,按照一定比例加水,液化酶的量为120 KNU/kg醪液,于80℃液化10 min (与碘液反应的颜色为红棕色),液化后添加所需营养物质。
3. 步骤1所述的液体种子的制备方法为:葡萄糖 100 g/L,酵母粉 5 g/L,(NH4)2SO4 1 g/L,KH2PO4 1 g/L,MgSO4·7H2O 0.5 g/L,于30℃培养16 h。
4. 步骤1所述的运动发酵单胞菌发酵所需的最适pH为7.5。
5. 步骤1所述的添加5 g/kg的硫酸铵作为运动发酵单胞菌乙醇发酵的氮源。
6. 步骤1所述的鲜甘薯细菌发酵的最适初始总糖浓度在200 g/kg左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以运动发酵单胞菌为出发菌株,以鲜甘薯为发酵原料,采用同步糖化发酵方法进行发酵。本发明对影响乙醇发酵的因素进行了考察。
附图说明
图1 pH对运动发酵单胞菌乙醇发酵的影响。
图2初始总糖浓度对运动发酵单胞菌乙醇发酵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但对本发明没有限制。
本发明所用的菌株为运动发酵单胞菌,购买于ACCC,编号为:ACCC10166。
实施例1
本实施案例说明不同pH对运动发酵单胞菌乙醇发酵的影响,与酵母菌相比,运动发酵单胞菌对外界环境更为敏感,发酵培养基的pH值对其生长和发酵的影响较大。调节发酵的pH并加入缓冲液使其维持在一定水平,发酵结果见图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仓市周氏化学品有限公司,未经太仓市周氏化学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5310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