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过钢水纯净化控制钢锭A偏析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51784.6 | 申请日: | 2012-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080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李殿中;傅排先;刘宏伟;夏立军;李依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21C7/00 | 分类号: | C21C7/00;C21C7/06;C21C7/064;C21C7/072;C21C7/10 |
代理公司: | 沈阳优普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4 | 代理人: | 张志伟 |
地址: | 11001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过 钢水 净化 控制 钢锭 偏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所有碳钢、合金钢等黑色金属材料的冶炼与浇注,具体为一种通过钢水纯净化控制钢锭A偏析的方法,应用于各种规格的圆锭、扁钢以及各种规格的普通连铸坯料、垂直大断面连铸坯料的制备。
背景技术
钢锭制造过程中通常存在宏观偏析、大型非金属夹杂物、中心缩孔疏松等铸造缺陷,这些缺陷将严重影响锻件质量。宏观偏析特别是A偏析(连铸通常为V偏析,以下同)是最严重的缺陷,显著影响产品性能,而且无法通过后续工艺消除,因此迫切需要一种简单而实用的解决方法。近几年,国内炼钢设备不断升级与改进,但随着产品规格越来越大,对锻件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产品合格率并没有大幅度提高,重要产品的合格率反而下降了,导致这种结果的最主要原因是钢锭或坯料中存在A偏析。A偏析区域存在大量的夹杂物,因此解决钢锭中的夹杂物缺陷意义重大。对于某些钢种(例如转子用钢),A偏析中的Al2O3加MnS夹杂物将严重影响材料力学性能,成为裂纹源,因此减轻钢锭中的A偏析将有助于提高锻件质量。
钢锭A偏析区富集C、S、P、氧化物、硫化物以及气体等,钢锭锻造后进行内部质量检测时,A偏析区往往成为缺陷区域,难以达到检测要求,从而增加了锻件的报废率,给生产钢锭、坯料的企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按照国际现有理论,解决钢锭中A偏析的方法一般为:加入外来冷却物质、外场处理或通过加强钢锭的外部冷却,实现钢锭或坯料的快速凝固,以达到减轻A偏析目的。但这些方法操作难度大,在大型钢锭或坯料制备过程难以实施。另外,这些方法在操作过程中可能带入外来大型夹杂物,直接能引起钢锭报废。因此,针对大型钢锭或者大断面连铸坯料,必须突破技术瓶颈,采用新技术解决A偏析问题。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通过计算机模拟、X射线实时观察和实物解剖等可视化方法,发现A偏析的起源是夹杂物,主要为Al2O3加MnS,枝晶间流体缓慢流动将促进A偏析形成,但不是A偏析的根源。因此,通过钢水纯净化可以抑制A偏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钢水纯净化控制钢锭A偏析的方法,解决钢锭制造过程中最主要宏观偏析缺陷问题,同时对控制黑色合金材料的夹杂物含量、分布、尺寸,减少金属液中的气体含量都具有很好的效果,最终显著减少直至消除钢锭中A偏析缺陷。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通过钢水纯净化控制钢锭A偏析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电炉出钢时,要求P≤0.005wt%,严禁冶炼钢渣进入钢包内;同时,有害元素总含量≤100ppm;钢水出炉过程中,添加氧化钙3-15kg/t钢水,同时添加铝≤0.5kg/t钢水,防止金属液沸腾;
2)金属液预脱氧采用真空碳脱氧工艺,避免采用常规的铝脱氧剂,减少夹杂物,特别是氧化物夹杂的数量;
3)利用LF炉精炼渣脱硫技术进行深脱硫,去除夹杂物,控制氧含量,要求S≤0.005wt%;
4)再通过VD真空脱气炉进行高真空脱气、尤其是脱氧去除夹杂,实现金属液冶炼纯净化,全氧含量≤15ppm,理想值≤10ppm;浇注过程采用惰性气体保护,或者在真空条件下浇注,进一一步脱氧或者不增氧。
所述步骤1)中,电炉出钢前应保证P≤0.005wt%,同时保证在10-20min内没有P升高的现象,同时喷碳粉0.1-2kg/t钢水进行微脱氧。
所述步骤1)中,有害元素为As、Sn、Sb、Bi、Pb。
所述步骤1)中,钢水出炉过程中,添加铝小于0.5kg/t钢水,或不添加铝。
所述步骤1)中,钢水出钢时采用偏心底出钢,或者倒换底漏包的方式进行,防止钢渣进入精炼钢包。
所述步骤1)中,钢水出炉时添加的氧化钙与铝材料干燥,分2-10次进行添加。
所述步骤2)中,预脱氧采用真空碳脱氧的工艺为:将出钢后形成的钢渣全部去除后,按每吨钢水计,添加白灰CaO5-15kg/t钢水,C粉1-4kg/t钢水,萤石0.5-5kg/t钢水,造新渣。
所述步骤2)中,真空碳脱氧前钢包温度控制在1610-1650℃;其中,真空度达到0.25-5乇,并且保持10-30min,真空保持过程中钢包氩气流量调整到30-100L/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517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