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安防系统中的跟踪摄像方法、装置及安防主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49592.1 | 申请日: | 2012-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815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刘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232 | 分类号: | H04N5/232;G06T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黄灿 |
地址: | 10003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系统 中的 跟踪 摄像 方法 装置 主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防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安防系统中的跟踪摄像方法、装置及安防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安防系统中,当根据某处传感器(例如门磁、红外等)检测到的数据发现报警信息时,先上报安防系统平台,安防系统平台触发摄像头进行抓拍录像。
但上述的系统至少存在及时性较差的问题,具体说明如下。
假定在T1时刻,A位置的传感器上报检测信号;
T2时刻,安防系统平台接收到检测信号;
T3时刻,安防系统平台根据检测信号判断出告警条件成立时,向对应的摄像头发送拍摄控制信号;
T4时刻,摄像头收到拍摄控制信号;
T5时刻,摄像头根据拍摄控制信号完成拍摄准备;
T6时刻,摄像头开始拍摄。
从以上过程可以发现,现有技术中,在T1时刻入侵者被A位置的传感器检测到,但直至T6时刻摄像头才开始拍摄,但此时入侵者可能已经远离A位置,当采用固定姿态的摄像设备时,此时利用A位置所在区域对应的摄像头来拍摄可能已经无法拍摄到该入侵者,或者无法很好的拍摄到入侵者(如无法拍摄到入侵者的面部)。当采用姿态可变的摄像设备时,如果不调整摄像头的拍摄姿态,也可能无法拍摄到该入侵者,或者无法很好的拍摄到入侵者(如无法拍摄到入侵者的面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防系统中的跟踪摄像方法、装置及安防主机,提高安防系统中拍摄内容的时效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安防系统中的跟踪摄像方法,所述安防系统包括至少一个传感器和至少一个摄像设备,所述跟踪摄像方法包括:
从所述至少一个传感器接收检测信号;
在所述检测信号满足预设条件时,根据所述检测信号预测入侵物的运动轨迹;
控制所述至少一个摄像设备对所述运动轨迹所在的区域进行摄像。
上述的跟踪摄像方法,其中,所述摄像设备为摄像姿态可变的摄像设备,所述控制所述至少一个摄像设备对所述运动轨迹所在的区域进行摄像的步骤中,通过控制所述摄像设备的摄像姿态控制所述至少一个摄像设备对所述运动轨迹所在的区域进行摄像。
上述的跟踪摄像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传感器中的每一个具有各自对应的监测区域,所述摄像设备摄像姿态可变,且不同的摄像姿态具有各自对应的拍摄区域,所述根据所述检测信号预测入侵物的运动轨迹具体包括:
确定发出所述检测信号对应的第一传感器;
确定所述第一传感器对应的第一监测区域;
根据所述第一监测区域预测入侵物的运动轨迹。
上述的跟踪摄像方法,其中,所述摄像设备摄像姿态可变,且不同的摄像姿态具有各自对应的拍摄区域,所述控制所述至少一个摄像设备对所述运动轨迹所在的区域进行摄像具体包括:
确定所述运动轨迹所在的第一拍摄区域;
从所述至少一个摄像设备中选择具有与所述第一拍摄区域对应的摄像姿态的第一摄像设备;
控制所述第一摄像设备在与所述第一拍摄区域对应的摄像姿态下进行摄像。
上述的跟踪摄像方法,其中,所述摄像设备不同的摄像姿态具有各自对应的,优先级不同的拍摄区域,所述控制所述至少一个摄像设备对所述运动轨迹所在的区域进行摄像具体包括:
确定所述运动轨迹所在的第一拍摄区域;
判断所述第一拍摄区域是否包括多个对应于同一摄像设备的不同拍摄姿态的拍摄区域;
在所述第一拍摄区域包括多个对应于同一摄像设备的不同拍摄姿态的拍摄区域时,从所述第一拍摄区域对应的多个拍摄区域中选择优先级最高的拍摄区域;
控制所述同一摄像设备在与所述优先级最高的拍摄区域对应的摄像姿态下进行摄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安防系统中的跟踪摄像装置,所述安防系统包括至少一个传感器和至少一个摄像设备,所述跟踪摄像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从所述至少一个传感器接收检测信号;
预测模块,用于在所述检测信号满足预设条件时,根据所述检测信号预测入侵物的运动轨迹;
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至少一个摄像设备对所述运动轨迹所在的区域进行摄像。
上述的跟踪摄像装置,其中,所述摄像设备为摄像姿态可变的摄像设备,所述控制模块具体用于通过控制所述摄像设备的摄像姿态控制所述至少一个摄像设备对所述运动轨迹所在的区域进行摄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495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相变存储器及其形成方法
- 下一篇:光源用芯片(晶片)散热双金属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