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44698.2 | 申请日: | 2012-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799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石井彰;小林节郎;石井克彦;田边伸二;泉头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东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 | 分类号: | G02F1/1335;G02F1/133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杨宏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 显示装置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已知有将面板或触控面板等板状部件贴合在液晶显示面板上形成的结构的液晶显示装置。上述贴合使用UV固化型粘结剂。使用上述方式时,由板状部件及液晶显示面板的弯曲及变形以及贴合装置的平行度的影响而导致UV粘结剂的膜厚分布变差,固化过程中,收缩量产生差异,由于该作用,所以对液晶显示面板施加应力,成为显示不匀的原因。作为上述对策,认为有使UV粘结剂的膜厚变厚、缓和应力的方法,但是存在由贴合后的UV粘结剂的流动性而导致UV粘结剂从贴合端面流出的问题。另外,将进行了印刷形成为边框状的面板进行贴合的情况下,在印刷部和透明部中由UV光的光量差而导致UV粘结剂的固化度产生差异,与上述同样地由于液晶显示面板中的应力差所以成为液晶显示面板基板发生变形、显示不匀的原因。
作为上述对策,考察了利用贴合部没有膜厚差、无需固化操作的两面粘合片材的贴合操作,但在贴合后,由于利用两面粘合片材进行粘结,所以存在下述缺点:无法使被粘物移动,高精度的贴合时需要具有对准机构的昂贵的装置。另外,作为两面粘合片材,在不具有基材的片材中,由于凝集力高,所以难以从后面进行剥离,从而还存在下述缺点:在工序内的部件的再利用即可修复性显著降低。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考察了使用以PET片材作为基材、在其两面上设置有粘合剂的两面粘合片材的液晶显示装置(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29538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上述方法中,由于粘合片材中存在基材,所以由对面板实施的边框状印刷部分的阶差而导致易于产生气泡,需要降低印刷阶差和使粘合层厚膜化,广泛的范围内的限制是必须的。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贴附了板状部件也不会产生液晶显示面板的着色不匀的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1)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液晶显示面板;以与上述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面对置的方式配置、且具有透光性区域的板状部件;粘合在上述液晶显示面板的上述显示面上的透光性的粘合层;和粘结在上述板状部件的朝向上述显示面的面上的透光性的粘结层,上述板状部件经由上述粘合层及上述粘结层被安装在上述液晶显示面板上。根据本发明,由于可以利用粘合层吸收粘结层的固化收缩量的波动,所以可以抑制液晶显示面板的着色不匀的产生。
(2)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介于上述粘合层及上述粘结层之间的透光性的树脂板,上述粘合层粘合在上述树脂板上,上述粘结层粘结在上述树脂板上。
(3)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粘合层及上述粘结层相互接触。
(4)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板状部件包括透光性板材和遮光层,所述遮光层避开上述板材的上述液晶显示面板侧一面的至少中央部层合在上述板材上,上述粘结层跨过上述板材的上述中央部和上述遮光层的交界线粘结在上述板状部件上。
(5)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板状部件为触控面板。
(6)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液晶显示面板至少在上述显示面侧具有偏光板,上述粘合层粘结在上述偏光板上。
(7)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在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面上形成透光性的粘合层的工序;经由透光性的液态粘结剂,在上述粘合层上贴附具有透光性区域的板状部件的工序;在上述液态粘结剂固化前,移动上述板状部件调节位置的工序;和使上述液态粘结剂固化形成粘结层的工序。根据本发明,由于可以利用粘合层吸收液态粘结剂的固化收缩量的波动,所以可以抑制液晶显示面板的着色不匀的产生。另外,在液态粘结剂固化前,可以对板状部件的位置进行调节,因此易于进行组装工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截面图。
[图2]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的截面图。
[图3]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的截面图。
[图4]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俯视图。
符号说明
10液晶显示面板、12前面、14偏光板、16偏光板、18导光板、20光学片材、22树脂框架、24金属框架、26上金属框架、28开口、30反射片材、32板状部件、34板材、36遮光层、38粘合层、40粘结层、42树脂板、132板状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东,未经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446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元件及其插针
- 下一篇:生产二氯的方法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