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飞机主起交点框数字化定位装置及安装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32852.4 | 申请日: | 2012-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453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黄小东;梁青霄;俞慈君;柯映林;何胜强;杨国荣;樊新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F5/00 | 分类号: | B64F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张法高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飞机 交点 数字化 定位 装置 安装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飞机主起交点框数字化定位装置及安装方法,属于航空制造数字化装配领域,。
背景技术
飞机四个主起落架交点框是整架飞机的主要承力框,是飞机的起飞和降落受力交点,飞机四个主起落架交点框的安装在整架飞机装配制造中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对飞机的寿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国内传统飞机主起落架交点框的安装,采用传统固定的卡板工装形式来完成,工装协调部位复杂、定位精度低、装配应力大,空间操作开敞性差,人工操作操作强度大,对飞机机型的变化适应性差。针对飞机数字化装配技术相关设备的趋势发展来配套。开发一种飞机主起交点框数字化安装型架相关技术来配合国内飞机数字化装配技术已势在必行。
本发明针对以上需求,提出了一种飞机主起交点框数字化定位装置及安装方法,采用数字化定位方式,有效的解决了传统工装的不足之处,定位精度高、装配效率高、空间开敞性好;对飞机机型的变化适应性好;有利其它作业,最关键的是实现少应力或无应力装配,大大提高了飞机的使用寿命;目前该安装型架已经成功运用于国内大飞机装配制造中。在飞机数字化装配领域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专利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定位精度高,适应性好,装配效率高的飞机主起交点框数字化定位装置及安装方法。
飞机主起交点框数字化定位装置包括主起框定位型架和实现数字化定位的凋姿定位器;主起框定位型架由四个相互独立的第一主起工艺框、第二主起工艺框、第三主起工艺框、第四主起工艺框组成,通过连接梁连接固定;每个主起工艺框均设有上工艺孔和下工艺孔,在上工艺孔内嵌入第一衬套,上工艺孔侧面设有第一接头销轴、第一接头压板、第一快压螺栓;在下工艺孔内嵌入第二衬套,下工艺孔侧面设有第二接头销轴、第二接头压板、第二快压螺栓,在连接梁上设有第一工艺球头座、第二工艺球头座,在第一工艺球头座、第二工艺球头座上分别设有工艺球头。
用于飞机主起交点框数字化定位方法的步骤如下:
1)将主起框定位型架采用吊装形式,通过设置在第一工艺球头座和第二工艺球头座上的工艺球头与调姿定位器形成球铰支撑连接;
2)通过激光跟踪仪测量第一主起工艺框上工艺孔、下工艺孔在坐标系下的坐标值;
3)根据测量坐标值与飞机第一主起交点框交点孔的理论坐标相比较,并计算相应调姿定位器的调姿路径;
4)调姿定位器根据调姿路径实现数字化定位,使第一主起工艺框上工艺孔、下工艺孔坐标与飞机第一主起交点框上、下交点孔的理论坐标相重合;
5)安装飞机第一主起交点框,通过第一主起工艺框上工艺孔、下工艺孔与飞机第一主起交点框上、下交点孔配合定位;
6)通过设置在上工艺孔侧面的第一接头压板、第一快压螺栓和设置在下工艺孔侧面的第二接头压板、第二快压螺栓将飞机第一主起交点框与第一主起工艺框固定;
7)通过连接件使飞机第一主起交点框与壁板连接固定;
8)飞机第一主起交点框安装完成,拆卸与交点孔相配合的上工艺孔侧面的第一接头压板、第一快压螺栓和设置在下工艺孔侧面的第二接头压板、第二快压螺栓;
9)重复上述步骤2)~步骤8)分别对第二主起工艺框、第三主起工艺框、第四主起工艺框上工艺孔、下工艺孔坐标测量和定位,依次实现飞机第二主起交点框、第三主起交点框、第四主起交点框的数字化定位和安装;
10)将主起框定位型架吊离,四个主起交点框全部安装完成。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
1)采用一套安装型架,就可实现飞机四个不同位置的主起交点框数字化定位、安装;
2)安装型架通过一组调姿器单元进行姿态调整和定位,效率高、工装成本低、开敞性好;
4)安装型架采用可拆卸结构,现场安装方便,适应性好;
5)安装型架上制造有用于快速定位和连接主起交点框的上、下工艺孔,上、下工艺孔采用嵌入衬套结构,互换性好,对主起交点粗孔孔径变化(加工余量变化)适应性好,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飞机主起交点框数字化定位装置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主起交点安装型架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浙江大学;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3285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