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植物壮根营养剂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31420.1 | 申请日: | 2012-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636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07 |
发明(设计)人: | 黄庆禄;罗放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豪原特自控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43/16 | 分类号: | A01N43/16;A01N37/10;A01P21/00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徐玲菊 |
地址: | 650200 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植物 营养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壮根营养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植物培育和保护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花卉、植物、农作物等移植栽培生长过程中,时常会因烂根、死根而导致整株植物死亡,尤其对大树、古树而言,由于其生长过程漫长,一旦死亡,将造成巨大损失。为了提高幼苗成活率,同时也为了防止现有大树、古树因烂根而死亡,人们想尽了各种各样的办法,但收效却不尽人意。因此有必要研究、开发一种能够保护植物根系,同时促进根系发达、生长的营养剂,以提高花卉、植物、农作物的栽培成活率,保护现有大树、古树不会因根烂而死亡。
发明内容
为解决烂根、死根而导致植物成活率低或死亡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植物壮根营养剂及其制备方法,以期提高栽培成活率。
本发明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植物壮根营养剂,其特征在于每100质量份的水中含有下列质量份的组分:
红糖 4~5份、 乳酸 0.5~1.5份、
柠檬酸 1.5~3份、 萘乙酸 0.01~0.1份、
甲壳胺0.5~1.5份、 复合氨基酸0.3~1份。
所述乳酸、柠檬酸、萘乙酸、甲壳胺、复合氨基酸均为市购产品。
本发明提供的植物壮根营养剂通过下列方法制备:
(1)按下列进行备料:每100质量份的水中含有下列质量份的组分:
红糖 4~5份、 乳酸 0.5~1.5份、
柠檬酸 1.5~3份、 萘乙酸 0.01~0.1份、
甲壳胺0.5~1.5份、 复合氨基酸0.3~1份。
(2)将步骤(1)所备组分进行下列操作:将水加热至40~45℃后,在该水中加入柠檬酸、甲壳胺,搅拌并加热至70~80℃,使混合物呈透明状后,加入红糖及复合氨基酸,搅拌至溶解后,降温至50~55℃,加入乳酸,搅拌混匀,并使温度降至35~40℃后,加入萘乙酸,搅拌冷却至常温,即得到植物壮根营养剂。
本发明具备的优点和效果:采用上述方案获得的植物壮根营养剂,由于含有萘乙酸,有利于促进植物生根;由于含有柠檬酸、红糖、复合氨基酸,有利于加快植物对营养的吸收;由于含有甲壳胺,对土壤微生物及植物根系均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能强壮根系,有利植物生长。在植物移植、栽培生长过程中,使用该植物壮根营养剂,可避免烂根、死根,能大大提高植物的成活率,减少经济损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1)按每100kg水中含有下列质量份的组分进行备料:
红糖 4kg、 乳酸 1.0kg、
柠檬酸 3kg、 萘乙酸 0.1kg、
甲壳胺0.5kg、 复合氨基酸0.8kg;
(2)将步骤(1)所备组分进行下列操作:将80kg水加热至40℃,将柠檬酸、甲壳胺加入该水中,搅拌加热至75℃,使混合物呈透明状后,加入红糖、剩余的20kg水及复合氨基酸,搅拌至溶解,并降温至55℃后,加入乳酸,搅拌至温度降到35℃,加入萘乙酸,搅拌冷却至常温,即得到植物壮根营养剂。
实施例2
(1)按每100kg水中含有下列质量份的组分进行备料:
红糖 5 kg、 乳酸 0.5 kg、
柠檬酸 2 kg、 萘乙酸 0.06 kg、
甲壳胺1.5 kg、 复合氨基酸1 kg。
(2)将步骤(1)所备组分进行下列操作:将80kg水加热至42℃,将柠檬酸、甲壳胺加入该水中,搅拌加热至70℃,使混合物呈透明状后,加入红糖、剩余的20kg水及复合氨基酸进行搅拌溶解,降温至52℃后,加入乳酸,搅拌使温度降至38℃后,加入萘乙酸,继续搅拌冷至常温,即得到植物壮根营养剂。
实施例3
(1)按每100kg水中含有下列质量份的组分进行备料:
红糖 4.5kg、 乳酸 1.5kg、
柠檬酸 1.5kg、 萘乙酸 0.01kg、
甲壳胺0.9kg、 复合氨基酸0.3k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豪原特自控有限公司,未经昆明豪原特自控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314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