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轨压信号识别喷孔流量变动的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22444.0 | 申请日: | 2012-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50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佟德辉;李大明;仇滔;桑海浪;张展腾;岳广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D41/22 | 分类号: | F02D4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宝筠 |
地址: | 261061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信号 识别 流量 变动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轨压信号识别喷孔流量变动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在高压共轨发动机中,轨压(共轨压力)信号是电控系统中的关键信号。通过对轨压信号进行处理,可以得出很多有用的信息,例如某些信息可以用于系统性能的提升。
现有产品电控单元的轨压信号的处理一般分为两种,如图1所示。
第一种方式,稳态轨压处理方法被用于轨压控制;例如设定A/D采样周期为1ms,然后对其取10点峰值,再进行滤波。
第二种方式,瞬态轨压计算方法被用于计算加电时间;例如喷射开始前按照400us的间隔采样。
瞬态轨压信号:轨压传感器信号未经处理的原始特征量。
稳态轨压信号:轨压传感器信号经处理后的特征量。
但传统的轨压信号的处理方法主要用于功能控制,很难解决系统诊断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轨压信号识别喷孔流量变动的方法和系统,用于确定轨压信号和喷孔流量变动之间的关系并实现喷孔流量变动的在线诊断。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轨压信号识别喷孔流量变动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A、进行标准喷油流量喷油器实验,得到轨压压降与设定喷油油量之间的基准关系曲线;
B、每隔一段时间对待测发动机进行一次瞬态轨压的测量,得到轨压压降与喷油流量的当前关系曲线;
C、将所述当前关系曲线与所述基准关系曲线比较,若在预定数量的工况下所述当前关系曲线与所述基准关系曲线的差值都超过预定阀值,则认为喷孔的喷油流量发生了变动,记录一次轨压压降。
优选地,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D、当所述轨压压降数量达到设定的门限时,则给出报警信号。
优选地,所述步骤A具体为:
抽样选择一批喷油器,测试不同喷油流量对应的瞬态轨压压降;
瞬态轨压压降根据多次喷油流量引起的压降取平均,得到轨压压降与设定喷油油量之间的基准关系曲线。
优选地,
所述喷油器采用WP10.336机型,发动机转速为1000转,设定轨压为1400bar的轨压压降作为实验条件,同时控制提前角,以及发动机温度在一定的范围内。
优选地,所述瞬态轨压压降是轨压传感器利用1ms的A/D采样采集。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轨压信号识别喷孔流量变动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基准关系曲线生成单元,用于进行标准喷油流量喷油器实验,得到轨压压降与设定喷油油量之间的基准关系曲线;
当前关系曲线生成单元,用于每隔一段时间对待测发动机进行一次瞬态轨压的测量,得到轨压压降与喷油流量的当前关系曲线;
处理单元,用于将所述当前关系曲线与所述基准关系曲线比较,若在预定数量的工况下所述当前关系曲线与所述基准关系曲线的差值都超过预定阀值,则认为喷孔的喷油流量发生了变动,记录一次轨压压降。
优选地,所述系统进一步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当所述轨压压降数量达到设定的门限时,则给出报警信号。
优选地,所述基准关系曲线生成单元具体包括:
测试单元,用于抽样选择一批喷油器,测试不同喷油流量对应的瞬态轨压压降;
计算单元,用于瞬态轨压压降根据多次喷油流量引起的压降取平均,得到轨压压降与设定喷油油量之间的基准关系曲线。
优选地,
所述喷油器采用WP10.336机型,发动机转速为1000转,设定轨压为1400bar的轨压压降作为实验条件,同时控制提前角,以及发动机温度在一定的范围内。
优选地,所述瞬态轨压压降是轨压轨压传感器利用1ms的A/D采样采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方法利用现有的传感器,充分利用瞬态轨压压降与喷油量之间的关系,在不增加电控系统物理成本的基础上实现了喷油器流量变动的诊断。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常用的轨压信号处理方式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瞬态轨压曲线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瞬态轨压与流量关系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轨压压降与设定喷油油量间的基准关系曲线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流量变动后轨压压降与喷油流量的当前关系曲线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基于轨压信号识别喷孔流量变动的方法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224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