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烟蚊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10521.0 | 申请日: | 2012-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546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发明(设计)人: | 赵庭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立康杀虫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53/06 | 分类号: | A01N53/06;A01N53/10;A01N65/46;A01N25/20;A01N25/34;A01P7/04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7013 安徽省六***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烟 蚊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蚊香的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无烟蚊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蚊香,自1880年发明至今已有100多年了,一直是家庭驱灭蚊虫的必备用品,它是将杀虫有效成份混合在木粉等可燃性材料中,然后让它在一定的时间里缓慢燃烧,将杀虫的有效成份挥散出来,当空间里这样的有效成份达到一定浓度后,就能对蚊虫产生刺激、驱赶、麻痹、击倒及致死的作用。
蚊香以前是细棒状,称之为线香,长约30厘米,可点燃一个小时。现在是螺旋状,故称之为盘式蚊香,全长130厘米,一般可点燃7-8小时,蚊香燃烧点的温度高达700-800℃,但在它后面6-8毫米处的温度在170℃左右,正好是蚊香中杀虫有效成份所需的挥散温度,也是香精挥发特别快的温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烟蚊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氯氟醚菊酯配方,有效驱蚊,加入优质碳素制作,无烟配方,工艺精良,方面分拆,不易折断,燃烧稳定,清香怡人;适合在家庭、宾馆、办公室等场所受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烟蚊香,其特征在于其干坯组成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为:碳粉78-82%、预糊化淀粉4-6%、羧甲基纤维素钠4-6%、玉米淀粉4-6%和轻钙4-6%;干坯表面喷洒有药水,药水有以下成份组成:农药、脱臭煤油和蚊香香精组成,其重量份为:农药50-60、脱臭煤油40-45、蚊香香精1.8-2.2,所述的农药为烯丙菊酯、四氟甲醚菊酯或氯氟醚。
其干坯组成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为:碳粉80%、预糊化淀粉5%、羧甲基纤维素钠5%、玉米淀粉5%和轻钙5%。
所述药水还含有下列重量份的组成原料:七叶树醇提取物0.02-0.03、土荆皮醇提取物0.02-0.03、醉鱼草醇提取物0.02-0.03、百部醇提取物0.02-0.03。
所述的无烟蚊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按组成原料的重量百分比称取各原料,将碳粉投料到提升机的进料口,进料口有除尘装置,然后通过提升螺旋到过筛机进行粉料过筛,去除杂质;
(2)将步骤(1)过筛完的碳粉通过干粉搅拌机进行一次粉料并均匀搅拌,然后进行二次不间断搅拌,同时注入已搅拌好的预糊化淀粉、羧甲基纤维素钠、玉米淀粉和轻钙,控制蚊香湿料含有水份50%-60%左右;
(3)搅拌好的蚊香湿料运送到蚊香成型机进行挤压、压坯、冲压成型、脱模在蚊香筛盘上,然后烘干进行自动收坯、齐头、堆盘,检验后再进入喷药工序,蚊香药水通过扇形喷头均匀喷洒在蚊香干坯表面,最终包装得到。
本发明的优点:
本发明采用氯氟醚菊酯配方,有效驱蚊,加入优质碳素制作,无烟配方,工艺精良,方面分拆,不易折断,燃烧稳定,加入薄荷类植物,清香怡人;适合在家庭、宾馆、办公室等场所受用。
本发明通过在蚊香药水中增加中草药提取物,一方面不便在燃烧时产生难闻气味,同时增加了其杀灭蚊虫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无烟蚊香,其干坯组成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为:碳粉80%、预糊化淀粉5%、羧甲基纤维素钠5%、玉米淀粉5%和轻钙5%。
无烟蚊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组成原料的重量百分比称取各原料,将碳粉投料到提升机的进料口,进料口有除尘装置,然后通过提升螺旋到过筛机进行粉料过筛,去除杂质;
(2)将步骤(1)过筛完的碳粉通过干粉搅拌机进行一次粉料并均匀搅拌,然后进行二次不间断搅拌,同时注入已搅拌好的预糊化淀粉、羧甲基纤维素钠、玉米淀粉和轻钙,控制蚊香湿料含有水份50%-60%左右;
(3)搅拌好的蚊香湿料运送到蚊香成型机进行挤压、压坯、冲压成型、脱模在蚊香筛盘上,然后烘干进行自动收坯、齐头、堆盘,检验后再进入喷药工序,所述的喷药的药水有以下成份组成:四氟甲醚菊酯、脱臭煤油和蚊香香精组成,其重量份比为:56:42:(1.8-2.2),蚊香药水通过扇形喷头均匀喷洒在蚊香干坯表面,最终包装得到。
本发明制得的无烟蚊香的性能检测数据,如下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立康杀虫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立康杀虫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105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炭石工艺字画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菱镁专用发泡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