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剂蚊香浓液及其制备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96972.3 | 申请日: | 2012-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263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王德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德新 |
主分类号: | A01N25/04 | 分类号: | A01N25/04;A01N53/06;A01P7/04;A01P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3102 浙江省长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剂 蚊香 及其 制备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日用化学品技术领域,更具体是涉及一种水剂蚊香浓液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炎炎夏日,不少人喜欢点蚊香驱蚊,却不知这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其实,大多数蚊香的有效成份是除虫菊脂杀虫剂,以及有机填料、黏合剂、染料和其他添加剂等,蚊香燃烧的烟里因此含有许多对人体有害的物质,释放出的超细微粒,可以进到并留存在肺里,短期内可能引发哮喘,长期则可能引发癌症,以及一些会刺激上呼吸道的化合物,这些物质会使人的神经系统中毒。
所以,随着生活质量和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生产节能环保对人体无害的生活日用化学品变的极为迫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节能环保、对人体无害及成本低廉的水剂蚊香浓液。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该水剂蚊香浓液的制备工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剂蚊香浓液,以重量份计,由以下物质组成:
四氟甲醚菊酯:3~6;香精:6~10;
反应乳化剂:10~15;水:70~80。
所述的反应乳化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及其嵌段共聚物。
所述的一种水剂蚊香浓液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按配比,称量好反应原料;
(2)将四氟甲醚菊酯、香精、反应性乳化剂抽入反应锅中,开动搅拌;
(3)将水缓慢加入步骤(2)的产物中,分散均匀即得产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用水替代煤油,可大大改善生产环境和使用环境,且煤油属易燃易爆化工产品,以水代煤油生产蚊香,对安全生产、工人身体健康,大有裨益。
(2)节约能源的同时大大减少煤油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体的危害,符合时代发展,且价格比传统蚊香配方节省6000-7000元每吨,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优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实施例所涉及之范围。
实施例1
一种水剂蚊香浓液,以重量份计,由以下物质组成:
四氟甲醚菊酯:3,香精:6~10,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0~15,水:70~80。
所述的一种水剂蚊香浓液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按配比,称量好反应原料;
(2)将四氟甲醚菊酯、香精、反应性乳化剂抽入反应锅中,开动搅拌;
(3)将水缓慢加入步骤(2)的产物中,分散均匀即得产物。
实施例2
一种水剂蚊香浓液,以重量份计,由以下物质组成:
四氟甲醚菊酯:4,香精:8,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2,水:76。
制备工艺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一种水剂蚊香浓液,以重量份计,由以下物质组成:
四氟甲醚菊酯:6,香精:10,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5,水:80。
制备工艺同实施例1。
实施例2所制备得到水剂蚊香浓液的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①外观棕色透明均相液体
②氟甲醚菊酯含量:5.41%~6.46%(易燃透明体,热化物为CO或HF);
③PH值:5.5~6.5;
④低温稳定性:合格;热贮稳定性:合格;
助剂:外观为淡黄色液体,HLB值)13.6;浊点78~85℃;水分≤0.1;PH:7.5~8。
本发明的水剂蚊香浓液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分析如下:
1、经济效益:
原配方每吨喷刷液消耗脱臭煤油876.3Kg,现煤油市价约10元/Kg,每吨约需876.3×10=8763元。
现配方每吨喷刷液消耗助剂120Kg,其市价为16元/Kg,每吨约需120×16=1920元,相抵毛利6843元/吨,计划每年产量500吨,可创毛利300约多万元。
2、社会效益:
从以上实例,每吨蚊香水溶液,可减少876.3Kg煤油对环境的污染,减少碳排放,可大大改善生产环境和使用环境,且煤油属易燃易爆化工产品,以水代煤油生产蚊香,对安全生产、工人身体健康,大有裨益。
本发明的水剂蚊香浓液的使用方法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德新,未经王德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969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