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同位素稀释电喷雾萃取电离串联质谱快速检测尿肌酐的分析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191971.X | 申请日: | 2012-06-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805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 发明(设计)人: | 方小伟;李雪;于志强;盛国英;傅家谟;陈焕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理工大学;上海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27/64 | 分类号: | G01N27/64 |
| 代理公司: | 江西省专利事务所 36100 | 代理人: | 黄新平 |
| 地址: | 330013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同位素 稀释 喷雾 萃取 电离 串联 快速 检测 尿肌酐 分析 方法 | ||
1.一种同位素稀释电喷雾萃取电离串联质谱快速检测尿肌酐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1)肌酐和氘代肌酐母液的配制:称取10.0 mg 肌酐和10.0 mg氘代肌酐固体标样,分别置入100mL容量瓶中,加入电阻率18.2 MΩ·cm的纯水溶解,分别制得浓度为100 mg L–1的肌酐母液和氘代肌酐母液;
(2)肌酐标液的配制:移取肌酐母液,用水稀释为浓度100μg L–1的肌酐标液,将标液转移至20mL棕色小瓶中,4℃密封避光保存;
(3)加标尿样的准备:取肌酐母液和氘代肌酐母液,分别用尿样逐级稀释,得到肌酐浓度为0.5-5 mg L–1的加标尿样及氘代肌酐浓度为1 mg L–1的加标尿样;
(4)电喷雾萃取电离源参数的调试:电喷雾电离溶剂管路和样品溶液管路间的距离与角度分别约为1–2 mm和50–70o,二者与质谱仪金属离子传输管入口的距离和角度分别为5–10 mm和145–155o,初级ESI溶剂甲醇水混合溶剂,甲醇与水体积比大于5比1,流速1–5μL min–1,样品溶液流速2–7μL min–1,ESI电压+ 3-- + 4.5 kV,金属离子传输管温度375–450℃,样品雾化气为纯度99.999%氮气,压力0.6–1.4 MPa;
(5)二级串联质谱参数的设置:正离子检测模式,质子化后的肌酐母离子m/z114或质子化后的氘代肌酐母离子m/z117;母离子隔离宽度2.0;活化值Q为0.30–0.40,碰撞能量为25–100%,碰撞时间 30 ms,质量数扫描范围15–200;离子阱最大离子注入时间 200 ms,实际注入离子量由自动获取控制确定,碰撞气He气,离子阱内压力0.84–0.98 × 10–5 Torr;
(6)样品检测:在相同EESI-MS/MS条件下,分别分析溶剂空白,肌酐标液,未加标尿样,梯度浓度加标尿样;每次进样约0.5 min,平行进样6次;测定MS/MS谱图中m/z 117、m/z 114、m/z 89和m/z 86处质谱峰强度,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7)数据处理:
(a)定性分析:以肌酐标液MS/MS谱图中m/z 86和m/z 114处质谱峰强度比值为参照,对比样品MS/MS谱图中m/z 86和m/z 114处质谱峰强度比值,以确认样品中肌酐是否被检出;
(b)定量分析:采用标准加入法定量尿肌酐。
2.以未加标/加标尿样MS/MS谱图中m/z 86和m/z 89处质谱峰强度比值为纵坐标Y,以肌酐加标浓度为横坐标X,得到线性回归方程Y = aX + b,Y =0时得到X的绝对值,将此绝对值再乘以稀释倍数即为尿肌酐浓度;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位素稀释电喷雾萃取电离串联质谱快速检测尿肌酐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标尿样所用的尿样为高纯水稀释500–2000倍后的尿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位素稀释电喷雾萃取电离串联质谱快速检测尿肌酐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加标后尿肌酐浓度为未加标前尿肌酐浓度的1.5–3.0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理工大学;上海大学,未经东华理工大学;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9197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