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获取产品信息的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210190616.0 | 申请日: | 2012-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886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唐沐;陈妍;樊中一;骆玘;孙鹏;牟伟成;郭洪伟;黄利贤;吕虹;胡炜;苏楠;张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30 | 分类号: | G06F17/30;G06Q30/02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温青玲 |
地址: | 518044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获取 产品信息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信息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获取产品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对网络产品的相关体验信息,例如网络产品使用情况、存在的问题、建议等主要通过网络问卷调查或论坛搜集的方式获取。
然而,网络问卷调查需要主动邀请用户的参与,尤其在非内部平台投放问卷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成本较高。而且通常需要经过3-5天的时间进行数据的投放和收集,并需要派专人去分类统计,耗时较长、效率较低,准确率也无法保证。此外,投放问卷的对象具有一定的平台偏向性。
而论坛搜集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各大论坛网站监测并搜集用户反馈的信息,对用户所反馈的信息只能进行定性的统计分类,无法做到定量的分析。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在获取网络产品的相关体验信息时,存在成本高、效率低、平台偏向性以及无法获得定量数据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获取产品信息的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成本高、效率低、平台偏向性以及无法获得定量数据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获取产品信息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从微博和/或论坛采集用户评论的与产品相关的原始信息;
对采集的原始信息进行过滤;
对过滤后的信息进行分析,获取与所述产品相关的热点关注词和/或口碑词;
对所获取的热点关注词和/或口碑词进行归类,并对归类后的热点关注词和/或口碑词进行统计和分析,获取所述产品信息的分析。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获取产品信息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信息采集模块,用于从微博和/或论坛采集用户评论的与产品相关的原始信息;
信息过滤模块,用于对所述信息采集模块采集的原始信息进行过滤;
信息分析模块,用于对所述信息过滤模块过滤后的信息进行分析,获取与所述产品相关的热点关注词和/或口碑词;
结果获取模块,用于对所获取的热点关注词和/或口碑词进行归类,并对归类后的热点关注词和/或口碑词进行统计和分析,获取所述产品信息的分析报告。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从微博和/或论坛采集用户评论的与产品相关的原始信息,并对所述原始信息进行过滤、分析后获取用户对产品的评论趋势(口碑词)以及用户对所述产品的关注热点(热点关注词),对所获取的热点关注词和/或口碑词进行归类、统计和分析,获取所述产品的分析报告,使得产品运营者可以根据所述分析报告充分了解用户对所述产品的体验情况,便于对所述产品进行改进,提高用户满意度。而且由于是直接从微博和/或论坛采集用户评论的与产品相关的原始信息,所述原始信息都是用户主动提供(例如发表微博,在论坛留言等),不需要邀请用户做调研,从而有效的降低了成本。同时信息采集后自动化的处理过程,有效的提高了效率和准确率。另外,由于同时覆盖多个信息源(如腾讯微博、新浪微博、support平台等),可有效避免由于平台差异导致的偏向性、定量数据缺乏以及问卷投放所需的高成本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获取产品信息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获取产品信息方法的具体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获取产品信息装置的组成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为了说明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
实施例一: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获取产品信息方法的实现流程,该方法过程详述如下:
在步骤S101中,从微博和/或论坛采集用户评论的与产品相关的原始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906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频率双芯片一卡通
- 下一篇:一种机械能转换为电能的鼠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