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力活塞驱动式电动车及其工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87878.1 | 申请日: | 2011-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33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赵景波;贝绍轶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K17/12 | 分类号: | B60K17/12;B60L7/00;H02K7/116;H02K7/02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江海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14 | 代理人: | 汤志和 |
地址: | 213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力 活塞 驱动 电动车 及其 工作 方法 | ||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110027296.2、申请日为2011年1月25日、名称为《适于电力制动的电力活塞驱动式电动车》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活塞电动机驱动的电动车的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电力活塞驱动式电动车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文献CN101860168A公开了一种电力发动机,其把传统发动机供气、供油、排气、点火系统去掉,用电磁铁组件替代,活塞内部嵌入永久磁铁,然后通过控制电磁铁线圈的电流方向来控制活塞在缸内上下位移,活塞经连杆曲轴机构对外输出动力。该电力发动机适用于汽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
类似上述技术方案的专利文献,还有CN1996724A、CN1255767A、CN200990555Y等。
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电力活塞式电动机的不足之处在于:通过频繁切换流经电磁铁线圈的电流方向来改变电磁铁的磁极性,从而控制电磁铁与活塞的作用力的方向,进而控制活塞的往复位移;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由于电磁铁线圈的电流方向不能瞬时改变,导致无法确保电动机的输出功率或扭矩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因此,采用切换流经电磁铁线圈的电流方向来改变电磁铁的磁极性,从而控制活塞的位移方向的技术方案,不具有实用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国专利文献CN101697445A公开了一种电动机,其采用一对上下设置的励磁线圈交替导电,以使活塞往复位移。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由于励磁线圈的电流不能瞬时改变,且上下励磁线圈存在互相串扰和磁性中和等原因,该方案也无法确保电动机的输出功率或扭矩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如何提高电力活塞式电动机的输出功率或扭矩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是本领域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此外,现有的电动车常采用电机直接驱动车轮,将现有的汽柴油机动车改装成采用电机直接驱动的电动车,成本较高、工序繁琐且不易实现。如何将现有的汽柴油机动车中的汽柴油发动机直接换成电动式,并利用原有机动车中的飞轮、离合器、变速箱等直接驱动机动车的传动系统,是本领域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利用电力活塞电动机更换原有机动车中的汽柴油发动机以驱动传动系统的电力活塞驱动式电动车及其工作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力活塞驱动式电动车,其包括:制动系统、电力活塞电动机、连接于电力活塞电动机中的曲轴上的飞轮、设于飞轮上的离合器、与离合器的输出轴相连的变速箱、与变速箱的输出轴传动连接的车辆传动系统;飞轮外缘的齿圈与一启动系统的驱动齿轮啮合;所述电力活塞电动机包括:多个缸体、设于缸体内的由永磁体制成的活塞和用于将各活塞与所述曲轴传动连接的连杆;曲轴设于各缸体的下方;所述缸体的上端设有与缸体同轴心线的电磁铁,电磁铁的线圈与一线圈驱动电路相连,该线圈驱动电路与一CPU单元相连;电磁铁设于由CPU单元控制的翻转机构上;邻近缸体的上、下止点处分别设有与CPU单元相连的上、下行程开关,缸体的底部设有与所述CPU单元相连的霍尔传感器;所述制动系统包括:制动踏板、由制动踏板传动控制的制动器和与所述CPU单元相连的用于检测制动踏板位置的制动踏板传感器。各活塞在相应的缸体中对称分布于缸体的高度中心线两侧,以确保连杆适于连续传动曲轴,并使曲轴输出的扭矩稳定;所述霍尔传感器设于缸体的底部中央,且与所述活塞的底面中央相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未经江苏技术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878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