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抛光机器人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86499.0 | 申请日: | 2012-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893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发明(设计)人: | 沈惠平;邓嘉鸣;朱伟;汪源;孟庆梅;黄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J11/00 | 分类号: | B25J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1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抛光 机器人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曲面打磨抛光的机器人机构,具体地讲,为汽车外壳等非规则曲面表面的打磨、抛光、清洗等作业,提供一种新型高效的打磨机器人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制造向着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大量的工业机器人在汽车制造业中得到应用,主要是各种进口喷涂机器人、涂胶机器人,而喷涂前后的打磨抛光工序操作人员最多、自动化水平最低,不仅劳动效率低下制约生产,劳动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粉尘更是严重威胁劳动者的身体健康,是尘肺病等职业病的诱因。在工业应用上,ABB公司、库卡公司、法那科公司等国外机器人公司开发了一些打磨抛光机器人,但打磨头适应性较差,对于大面积非规则曲面的汽车车身打磨抛光,目前还没有很完善的打磨机器人机构。
因此,需要发明新颖的、具有很好自适应性的的高效打磨机器人,以有效提高生产效率,改善工场环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打磨机器人机构,其具体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抛光机器人机构,包括多关节机械手(I)和固定于多关节机械手(I)末端构件(1)前部的万向打磨头(II),多关节机械手(I)包括转动副一(R1)、转动副二(R2)、转动副三(R3)、转动副四(R4)、转动副五(R5)、转动副六(R6);而万向打磨头(II)由基板(2)、圆球滚子(3)、电机座(4)、电机(5)、打磨头(7)及弹簧(8)组成,基板(2)与电机座(4)用圆球滚子(3)机械连接并构成球副后,再用一组若干个均布的弹簧(8)将二者机械连接,且电机(5)固定在电机座(4)上,打磨头(7)与电机(5)的伸出轴通过法兰(6)连接。
该打磨机器人机构的特点是:(1)打磨头具有很好的柔性和自适应性,对被加工表面的压力始终保持在被加工表面的法线方向;(2)打磨头结构简单,运动灵活,易于控制;(3)能有效实现汽车整车覆盖件等大面积非规则曲面的打磨抛光。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机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给予进一步地说明。
作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抛光机器人机构,包括多关节机械手I和固定于多关节机械手I末端构件1前部的万向打磨头II,多关节机械手I由转动副一R1、转动副二R2、转动副三R3、转动副四R4、转动副五R5、转动副六R6构成;万向打磨头II由基板2、圆球滚子3、电机座4、电机5、打磨头7及弹簧8组成,基板2与电机座4用圆球滚子3机械连接并构成球副后,再用一组三个均布的弹簧8将二者机械连接,且电机5固定在电机座4上,打磨头7与电机5的伸出轴通过法兰6连接。
打磨机器人工作时,串联机械手将打磨头7送达需要打磨位置,并压紧被加工件表面,由于基板2、圆球滚子3、电机座4、三个均布的弹簧8,形成了一个三转动自由度的并联机构,电机座4具有很好的姿态万向转动特性,因此,当被加工件表面作用在打磨头7上的压力传递到电机座4上时,电机座4可根据压力方向自适应调整姿态,使打磨头7始终压紧于被加工件表面的法线方向上,从而保证打磨量均匀。该打磨机器人机构结构简单、易于控制,对非规则曲面的适应性好,打磨抛光效率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大学,未经常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864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