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相覆膜试纸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83543.2 | 申请日: | 2012-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542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李晔;阳刚;韩波;贾璐菲;钱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宝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01 | 分类号: | G01N21/01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季申清 |
地址: | 20094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相 试纸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相检测领域,具体为一种配方改进的金相覆膜试纸。
背景技术
金相组织是反映金属金相的具体形态,可通过金相方法来观察是金属或合金的内部组织结构。常用的金相检测方法是金相显微镜观察或用金相覆膜试纸采样。
金相显微镜通过光电转换技术和光学显微技术,可以方便地观察金相图像和分析金相图谱,利用金相显微镜来观察检验分析金属内部组织结构是一种常用的金相检测方法,广泛用于金属与合金的微观分析。但是金相显微镜的应用也有局限性,对场地要求较高,需要防震、防潮和防尘,在现场进行检测时要有专门设备来放置金相显微镜,使用不便。
金相覆膜试纸是借助于透射电镜的复型原理而制作的一种塑料薄膜,是将二醋酸纤维素(AC)溶解于丙酮中,将溶液铺在平整、清洁干燥的表面,挥发丙酮后,制作得到的一种薄膜。它的优点在于可以在现场,在金属样品表面采样后,试纸上留下金相图谱,经过处理后可用普通的光学显微镜来观察。金相覆膜试纸可用于钢包、压力容器等非破坏性现场金相检测,也可以在失效分析中清理断口表面污物,通过反复粘贴、机械玻璃的方法,去除锈蚀和油污,而不破坏断口。
但是普通的金相覆膜试纸也有缺点,采样后在试纸表面形成的金相图不能直接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需要镀铬膜之后才能显像观察。
因此,需要对试纸配方作出改进,增加其柔软度,改进清晰度,增加衬度及视场明亮度,并降低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金相覆膜试纸。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金相覆膜试纸的制备方法。
技术方案为,金相覆膜试纸的组成包括以下重量比的原料:
二醋酸纤维素 100份
磷酸三苯酯 0.1~2份
染料 0.001~0.2份。
染料可选用甲紫(即龙胆紫、甲基紫)。
优选的,染料重量份为0.001~0.02份。
金相覆膜试纸厚度为80~100μm。
制备该金相覆膜试纸的方法是将将上述原料溶解于300~500重量份丙酮后铺板成膜,包括以下步骤:
(1)将100重量份二醋酸纤维素、0.1~2重量份磷酸三苯酯和0.001~0.02重量份染料(染料优选为0.001~0.02重量份)溶解于300~500重量份丙酮中;
(2)将溶液铺在平整表面上,去除溶剂丙酮后成膜。
优选的,将溶液静置后(时间优选为2小时~5天)取上清液或过滤后取滤液,铺在平整表面上,待溶剂丙酮挥发后成膜。
所得到的金相覆膜试纸含有磷酸三苯酯,柔软度增加,使用时不易破损,进行现场金相检测,覆盖在金属表面时取样更为方便。与普通市售金相覆膜试纸相比,弹性好,不易脆断或撕破,金相采样检测的结果保存时间更长。
在对诸如钢包、压力容器等非破坏性现场金相检测时,采用金相覆膜方法采样后,可直接在显微镜下观察,无需镀铬就可成像,使检测更为方便高效,并降低成本。
如采样覆膜后在经镀铬处理,与普通的金相覆膜纸相比,金相显像更为清晰,衬度对比明显,视场明亮。
同时,配方改进后的金相覆膜试纸,仍能有效去除断口表面的油污和锈蚀,而不伤及断口本身。
本发明通过改变金相覆膜试纸的配方检测,能改进清晰度和检测效果;采样后可直接观察,无需镀铬就可成像,用显微镜加以观察,使检测方法更为方便快捷,并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普通的市售金相覆膜试纸(A)及本发明实施例1金相覆膜试纸(B)对同一样品做现场金相检测的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二醋酸纤维素100g、1g磷酸三苯酯和1.5ml浓度为10g/L的甲紫溶液加入到450g丙酮中,搅拌至溶解。
所得的溶液静置3天后将上清液倒在干燥清洁的玻璃板、表面皿或平整的搪瓷皿内,待溶剂丙酮挥发后取下干燥的薄膜,即得本发明的金相覆膜试纸,厚度为80~100μm。
与普通的金相试纸相比,本发明所获得的金相覆膜试纸柔软性较好,检测采样后无镀铬膜即可显像,直接在普通的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尤其适用于现场的采样和观察,能提高工效,节约时间和成本;而普通金相覆膜纸不经过镀铬处理无法显像和观察。
如图1所示,在经过镀铬处理后,本发明的金相覆膜试纸与普通市售金相覆膜试纸相比,清晰度提高至少一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宝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宝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835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