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煤矸石为原料制备正硅酸锂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82366.6 | 申请日: | 2012-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43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许红亮;程维高;靳晓增;姜三营;陈德良;王海龙;张锐;卢红霞;范冰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33/32 | 分类号: | C01B33/32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时立新;杨海霞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矸石 原料 制备 硅酸 方法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材料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以固体废弃物煤矸石为原料制备高温CO2吸收材料正硅酸锂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温室气体引起的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而其中对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是CO2,CO2的吸附、分离与封存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人为CO2的集中排放源是化石燃料(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电厂、钢铁厂和水泥厂等,排放的CO2温度较高,传统吸附分离材料如有机胺溶液、水滑石类黏土、沸石分子筛和活性炭等材料普遍存在吸附温度低、高温吸附容量小、高温稳定性差等缺点。若要加以利用,CO2必须经过降温处理,该过程消耗极大能量。高温吸收CO2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钙基和锂基陶瓷,其中正硅酸锂材料由于具有吸收量高、应用温度广、吸收选择性好、循环性能好和高温下物理化学性质良好等优点,有望成为高温CO2吸收的重要材料。
目前大多数硅酸锂材料的制备都是采用经过加工的SiO2和Li2CO3作为原料通过高温固相法合成的,原料成本较高。煤矸石是一种在煤形成过程中与煤伴生、共生的岩石,是煤炭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排放量相当于煤炭产量的10-15%。目前我国煤矸石已累计堆存约50亿吨,并且每年还新产生3.0-3.5亿吨煤矸石。大量的煤矸石堆积不但占用了大量的土地,同时还污染大气和水体。煤矸石中含有大量SiO2,如果能对其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不但能够减少环境污染,还能提高其利用价值,有着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的双重意义。
目前,尚未见到以廉价的工业固体废弃物煤矸石为原料来制备高温CO2吸收材料正硅酸锂的文献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煤矸石为原料制备高温CO2吸收材料正硅酸锂的方法,该方法以固体废弃物煤矸石为原料,降低了成本,所制得的正硅酸锂对CO2的吸收效果较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以煤矸石为原料制备正硅酸锂的方法,该方法为:煤矸石经煅烧活化、酸浸、抽滤、水洗和烘干预处理后,与碳酸锂按摩尔比n(Si4+):n(Li+)=1:3.8-4.2在溶剂中混匀,然后除去溶剂,所得固体混合料经煅烧即得。
具体的,所述煤矸石的预处理如下:将破碎研磨至200-600目的煤矸石于500-900℃煅烧活化1-3h,然后置于温度50-100℃的盐酸溶液(盐酸溶液浓度以3-6mol/L为宜,盐酸溶液的添加量一般为煤矸石重量的8-15倍)中浸泡2-5h,酸浸过的样品经抽滤、水洗后,置于烘箱中于40-100℃烘干。
所述溶剂可以为甲醇、乙醇或丙酮等。
所得固体混合料优选的煅烧条件为:于700-900℃煅烧3-8h。
本发明所述煤矸石为煤炭开采和洗煤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其主要成分是SiO2和Al2O3,SiO2含量52-65wt%,Al2O3含量为16-36wt%,主要杂质为Fe2O3、CaO、MgO、K2O和Na2O等金属氧化物及含碳有机质。煅烧活化及酸浸的目的在于除去煤矸石中的Al2O3和其它杂质,提高SiO2的含量。
本发明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以固体废弃物煤矸石为主要原料合成正硅酸锂,不但降低了正硅酸锂材料的生产成本,同时消耗了固体废弃物,减少了煤矸石对环境的污染,从而减少了治理环境的成本,为煤矸石资源化利用提供了一种更为有效、附加值更高的途径。
(2)采用本发明方法合成的正硅酸锂可以高温直接吸收CO2,用于吸收电厂等排放的高温气体,节约能源,吸收的CO2可以再次利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未经郑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823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纯氟化镁晶体的生产方法
- 下一篇:植物叶片嵌入纸张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