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功率电源驱动大功率负载的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78589.5 | 申请日: | 2012-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8465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22 |
发明(设计)人: | 刘仕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清共拓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17/04 | 分类号: | H03K17/04;H03K17/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功率 电源 驱动 大功率 负载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控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小功率电源驱动大功率负载的电路。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人们的生产生活中经常使用到一些电器,其工作时需要比较大的功率,但又不需要长时间连续工作,但为了使其工作必须为它配置功率相当的电源,而通常这个电源又处于闲置状态。电源的成本和体积与功率基本成线性比例关系,如果能降低电源功率又能不影响工作,则可减小体积,降低成本。
在自动控制领域这个问题更突出,一些伺服系统在一定条件下工作,工作的时候要求比较大的功率,而通常又处于空闲状态不消耗功率。但同样得配置大功率电源。以蓄电池作为后备电源供电的这样的设备,对蓄电池容量没什么要求,但要求功率也必须配大容量的蓄电池,带来较大的成本及空间环境问题,如果能合理的解决这个问题,将有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功率电源驱动大功率负载的电路,通过输入电源对电容器充电,到电容器充足电后为负载供电,得到一个短时的大功率电源,驱动大功率负载短时工作。
为了达到上述之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具体技术方案:一种小功率电源驱动大功率负载的电路,由输入电源电路、至少一个电容器、一个电压检测电路、一个控制电路、至少一个开关以及输出电源电路组成,所述输入电源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电容器,所述电容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电压检测电路和开关,所述开关的输出端直接连接输出电源电路,所述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在开关的输入端上。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突出优点和效果:本发明已经投入到配电自动化智能开关控制器的实例中使用,用于开关的分合闸和储能电机的驱动,在没有使用该发明以前,控制器需要一个300瓦特功率的电源用于驱动分合闸线圈和储能电机,后备电源为能提供如此的功率也需要配备168瓦时容量的蓄电池(24V7AH)。实际每次分合闸工作时间小于100ms,储能电机工作时间约10s,消耗电量很小。使用该发明后,控制器只配置了10瓦的电源和24瓦时容量的蓄电池(12V2AH)即可满足,大大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原理框图。
图2为本发明的电路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小功率电源驱动大功率负载的电路,由输入电源电路1、至少一个电容器2、一个电压检测电路3、一个控制电路4、至少一个开关5以及输出电源电路6组成,所述输入电源电路1的输出端连接电容器2,所述电容器2的输出端分别连接电压检测电路3和开关5,所述开关5的输出端直接连接输出电源电路6,所述电压检测电路3的输出端连接控制电路4,所述控制电路4的输出端连接在开关5的输入端上,电压检测电路用于检测电容器的电压,通过控制电路控制开关,控制输出电源电路的通断。
本发明工作原理:输入电源电路为电容器充电,当电压高于设定的开通电压,控制电路就打开开关通过输出电路为负载供电。当负载功耗大于输入电源功率时,输出电压就会逐渐降低,当电压低于设定的关闭门槛电压(负载的最低需求电压),电压检测电路检测到这个电压将通过控制电路关闭开关,暂停为负载供电,输入电源继续为电容器充电,电压上升;当电压升到设定的开通电压后继续打开开关继续为负载供电。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清共拓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乐清共拓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7858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移动终端的显示方法
- 下一篇:最大功率点跟踪三相光伏发电系统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