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船只浮动停泊系统的主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58143.6 | 申请日: | 2012-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301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霍格·迈克尔·约翰 | 申请(专利权)人: | 霍格国际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35/44 | 分类号: | B63B35/4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 代理人: | 高松 |
地址: | 澳大利亚昆士兰*** | 国省代码: | 澳大利亚;AU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船只 浮动 停泊 系统 主体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只停泊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船只浮动停泊系统的主体结构。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普遍使用镀锌铁材质框架,重量大,对码头载重造成很大的负担,同时也不利于现场的安装。长期使用更容易出现锈斑等腐蚀情况。在面对不同客户的要求时,大部分产品需要重新制作,这样生产周期长,成本高。安装码头的组件过程,需要大量切削,焊接加工,费时费力,并且现场加工的效果粗糙,外形不美观。另外,主桥和辅桥的连接不方便拆卸,也不便于调整辅桥位置。如果这样大规模,长时间的现场施工,会对码头周边的自然环境造成很大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在停泊系统安装和在使用中的缺陷,提供一种船只浮动停泊系统的主体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船只浮动停泊系统的主体结构,包括铝合金框架、浮箱和地板,浮箱与浮箱之间通过上方的铝合金框架连接,所述地板设置于铝合金框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合金框架包括主体纵向框和金属槽型梁,所述主体纵向框与主体纵向框之间通过金属槽型梁连接,所述主体纵向框的截面包括上部和下部,所述上部与所述下部为一个整体,所述主体纵向框下部设置有凹槽,金属槽型梁的两端分别卡入两侧的主体纵向框下部的凹槽中。
上述一种船只浮动停泊系统的主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为空心框,右侧设有防撞垫,所述防撞垫设有两个突出的卡块,所述空心框与防撞垫贴合的表面设有向空心框内凹陷的两条锯齿形的卡槽,所述防撞垫突出的卡块嵌于锯齿形的卡槽内连接,所述主体纵向框下部设置的凹槽为两个单面开口槽,所述两个单面开口槽包括前开口槽和后开口槽,所述前开口槽和后开口槽为前后设置,所述前开口槽比所述后开口槽大,所述后开口槽开口部分与前开口槽下部连通,形成包含内直角的大开口槽。
上述一种船只浮动停泊系统的主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纵向框还包括金属盖板连接板,所述金属盖板连接板设置在空心框向金属槽型梁一侧设置,所述金属盖板连接板与空心框为一个整体,所述金属盖板连接板上设置金属盖板,并通过自攻钉连接。
上述一种船只浮动停泊系统的主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合金框架下部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浮箱。
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所用铝合金材质的框架与镀锌铁相比,重量轻,增加了码头的负重能力。耐腐蚀,有更长的使用寿命。经过特殊设计的框架外形,可以完美地和码头的各种配件结合起来。对于不同的客户要求,最重要的是,这种多功能的框架,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场合,大大降低了成本。整个系统全部采用了卡槽,螺栓的连接方式。操作简单,连接处外形美观,并且缩短工期,节省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铝合金框架及地板组合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整体三维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用以较佳的实施例及附图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下:
参看图1,一种船只浮动停泊系统的主体结构,包括铝合金框架11、浮箱10和地板2,浮箱与浮箱之间通过上方的铝合金框架连接,铝合金框架下部通过螺栓连接浮箱。地板2设置于铝合金框架上,铝合金框架包括主体纵向框6和金属槽型梁1,主体纵向框6与主体纵向框6之间通过金属槽型梁连接,主体纵向框6包括上部和下部,上部与下部为一个整体,主体纵向框6下部设置有凹槽9,金属槽型梁1的两端分别卡入两侧的主体纵向框下部的凹槽9中。
传统结构为若干个槽钢的组合,为了保证焊接的变形度小,增加整体的浮力,节省材料,将主体纵向框6设置为特殊的形状,并且整体开模制造。上部为空心框,右侧设有防撞垫8,防撞垫8设有两个突出的卡块,空心框与防撞垫贴合的表面设有向空心框内凹陷的两条锯齿形的卡槽7,防撞垫突出的卡块嵌于锯齿形的卡槽7内连接,防撞垫8为橡胶材料,这样可以在船舶停靠时防止船舶冲击铝合金材料的主桥,主体纵向框6下部设置的凹槽9为两个单面开口槽,两个单面开口槽包括前开口槽和后开口槽,前开口槽和后开口槽为前后设置,前开口槽比后开口槽大,后开口槽开口部分与前开口槽下部连通,形成包含内直角的大开口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霍格国际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霍格国际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581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