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参麦注射液中特征性成分的定量检测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51846.6 | 申请日: | 2012-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806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凌益平;王颖;凌伫怡;柴建国;王木兰;陈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88 | 分类号: | G01N30/8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2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注射液 特征 成分 定量 检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注射液中特征性成分的定量检测方法,具体地说是参麦注射液中麦冬药材特征性成分龙脑苷的定量测定方法。
背景技术
参麦注射液有效成分主要为皂苷(约为固含量的7.5%)、黄酮类和糖类化合物,其中皂苷类目前已发现有以人参皂苷-Re、Rb1、Rb2、Rg1、Rg3等为代表的39种人参皂苷类成分和以麦冬皂苷D为代表的7种麦冬皂苷类成分,黄酮类目前已发现则主要是麦冬中含有的以甲基麦冬二氢高异黄酮B、2β-羟基甲基麦冬二氢高异黄酮A、2α-羟基甲基麦冬二氢高异黄酮A等为代表的8种高异黄酮类成分。
现执行标准为国家药品标准(修订)颁布件WS3-B-3428-98-2004,其鉴别项中仅有对红参(或红参和麦冬共有)的有效成分人参皂甙Rb1、Rg1、Re对照品的鉴别,早前对于参麦注射液的鉴别和有效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红参所含的有效成分上,对麦冬有效成分研究较少。
中国专利CN101745024A首次公开了一种利用检测麦冬药材中的龙脑苷来鉴别参麦注射液中的技术方案,同时公开了龙脑苷的高效液相定量检测方法。该发明填补了参麦注射液长期没有麦冬鉴别项的空白,使参麦注射液的质控水平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台阶。
为了进一步提高参麦注射液的质量控制水平,将龙脑苷的检测应用于该产品生产的全过程,申请人发明了一种可以在短时内,在无需复杂样品处理的条件下,获得药液中龙脑苷含量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短时内,在无需复杂样品处理的条件下,获得药液中龙脑苷含量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利用液质联用技术,经过简单样品处理,液相分离,质谱检测过程,实时监测参麦注射液生产流程中的中间体和成品中龙脑苷的含量。
(1)样品处理:直接抽取生产流程中的中间体或成品,经0.2μm微孔滤膜过滤后,取续滤液进样分析。
(2)液相分离
液相色谱条件:
1)液相色谱仪:Agilent 1290UHPLC
2)色谱柱:PoroShell EC-C18,2.7μm,2.1×100mm
3)柱温40℃
4)流动相:A水;B乙腈
5)流速:0.3mL/min
6)进样体积:1μL
7)梯度洗脱程序:
表1流动相梯度程序表
(3)质谱检测
质谱条件:
1)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系统:Agilent 6520QTOF MS;
2)离子源:电喷雾离子源(ESI),负离子监测(ESI-);
3)喷雾源气体流速:10L/min,去溶剂温度为325℃;
4)雾化气压力:40psi;
5)工作电压:180V;
选择离子条件:m/z447[M-H]-,m/z483[M-H]-和m/z493[M-H]-三个加合离子的ESI信号累加。保留时间见图1,加合离子峰面积叠加见图2.
浓度计算方法:按内标法以峰面积或峰高法,计算参麦注射液中龙脑苷含量
校正曲线制备和测定:取龙脑苷对照品适量。加水溶解稀释成0.5mg/mL,作为储备液;依次以水稀释成1μg/mL,5μg/mL,10μg/mL,20μg/mL,50μg/mL标准序列,分别取1μL测定,每个浓度点重复测定3次,结果见图3;
灵敏度测定:取1μg/mL龙脑苷对照品溶液1μL进样分析,3个定量离子的EICs,计算信噪比分别为S/N 422(m/z447),S/N 175(m/z483),S/N 2034(m/z493)。
本发明的有益结果是:本发明方法灵敏度高、准确性和精密度好,专属性及确证性高,且非常简便并可易于实际检测应用,且非常好的满足药品生产过程中的实时监测。采用液质联用的方法对参麦注射液中的龙脑苷的含量进行实时监测的方法,目前尚未见相应的报道。
附图说明
附图1是保留时间图
附图2是加合离子峰面积叠加图
附图3是校正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法
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是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不是对本发明技术特征的限制。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未经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5184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