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干涉式光纤陀螺仪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49456.5 | 申请日: | 2012-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63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王子南;王翠云;杨易;路萍;李永啸;张振荣;李正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C19/72 | 分类号: | G01C19/72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林锦辉 |
地址: | 10087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干涉 光纤 陀螺仪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陀螺仪领域,具体说,涉及一种干涉式光纤陀螺仪。
背景技术
陀螺仪是一种转动传感器,用于测定其所在载体的转动角速度。陀螺仪被广泛地应用于飞行器及武器的制导、工业及军事上的精密测量等领域。早期的陀螺仪为机械陀螺仪,机械陀螺仪是利用高速旋转体的旋转轴具有保持其方向的趋势这样一个物理原理而制造出的定向装置。由于机械陀螺仪包含活动部件(例如高速转子),因此,其结构复杂、工艺要求高、并且精度受到了多方面的制约。
1960年代,随着激光的问世,利用激光来制造光学陀螺仪的研究迅速发展起来。光学陀螺仪是基于萨格纳克效应(Sagnac effect)而制造出来的定向装置。具体说,在转动的闭合光路中,由同一光源发出的两束特征相同的光分别沿顺时针(CW)方向和逆时针(CCW)方向传输时发生干涉,通过检测所述两束光的相位差或干涉条纹的变化,就可以测出该闭合光路的转动角速度。上述相位差被称作萨格纳克相移φS,它与闭合光路的转动角速度Ω成正比:
其中,ω为光的频率,c为真空中光速,A是闭合光路所围的面积。
光学陀螺仪没有活动部件,它结构紧凑、灵敏度高、可靠性好并且寿命长。1963年第一代光学陀螺仪—激光陀螺仪问世。激光陀螺仪的基本元件是环形激光器。例如,激光陀螺仪可以包括由石英制成的三角形闭合光路,在该光路内设有一个氦氖激光管、两个反射镜和一个半透明镜。从氦氖激光管发出的两束相反传输的激光分别经两个反射镜反射,再由半透明镜导出回路,通过测量这两束光的相位差就可得到闭合光路的转动角速度。
1976年第二代光学陀螺仪—光纤陀螺仪出现。光纤陀螺仪的灵敏度与稳定度更高、成本和功耗较低、而且体积较小。光纤陀螺仪大致分为干涉式光纤陀螺仪和谐振式光纤陀螺仪,目前,干涉式光纤陀螺仪的应用最为广泛。
在干涉式光纤陀螺仪中,常采用较长的光纤绕制成多匝线圈以形成闭合光路。采用多匝线圈可以增强萨格纳克效应。在这种情况下,萨格纳克相移φS的表达式为:
其中,L为光纤的长度,D为光纤线圈直径,λ为光波的波长。
为了精确地测量萨格纳克效应(即萨格纳克相移φS),要保证所述闭合光路具有互易性,即保证沿所述闭合光路的顺时针方向传输的光(下称CW光)和沿所述闭合光路的逆时针方向传输的光(下称CCW光)具有相同的模式、偏振以及相位延迟,使得CW光和CCW光的相位差只与该闭合光路的转动角速度有关,而与传输无关,从而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未经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494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误触控的单片式电容触摸屏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液压蓄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