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钾掺杂圆钨铝条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48370.0 | 申请日: | 2012-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21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曾庆宁;罗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赣州海盛钨钼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3/16 | 分类号: | B22F3/16;B22F9/22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施秀瑾 |
地址: | 3410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掺杂 圆钨铝条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含钾掺杂圆钨铝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选料:选用费氏粒度为40~50μm,松装密度在2.1~2.5g/cm3的具有特殊粒度分布的晶形仲钨酸铵为原料;
(2)轻度氢还原:采用七带温区还原炉将上述原料进行轻度氢还原,七带温区的温度分别为300、360、400、420、430、450、420℃,氢气流量为0.2~0.3m3/h,氢气露点≤-60℃,装舟量为400~450g,推速为15min,生成费氏粒度为9.0~12μm,NH3含量为0.7~1.0%的特殊中间体铵钨青铜,即ATB;
(3)AKS掺杂:将ATB湿法掺入用电阻率>1.0×105Ω·cm的去离子水配成的硅酸钾、硝酸铝溶液,使钾、硅、铝吸附于ATB的孔隙内,形成掺杂ATB;掺杂ATB中钾、硅、铝含量分别为0.12~0.23%、0.30~0.5%、0.010~0.03%;
(4)直接还原:将掺杂ATB用七带温区还原炉直接一次还原生成费氏粒度为2.2~2.6μm的细颗粒钨粉B,备用;细颗粒钨粉B制备的还原温度为655、675、700、730、770、790、800℃,氢气流量为2.6~2.9m3/h,氢气露点≤-60℃,装舟量为140~180g,推速为18min;另将掺杂ATB用七带温区还原炉直接一次还原生成费氏粒度为3.3~4.2μm的粗颗粒钨粉D,备用;粗颗粒钨粉D制备的还原温度为660、710、730、760、790、810、820℃,氢气流量为2.6~2.9m3/h,氢气露点≤-60℃,装舟量为200~250g,推速为18min;
(5)酸洗:将细颗粒钨粉B、粗颗粒钨粉D分别用浓度为6~8%盐酸、6~8%氢氟酸洗涤去除过剩的掺杂剂及杂质;
(6)配粉:经酸洗的细颗粒钨粉B、粗颗粒钨粉D按25~45:75~55的重量比,配合成钾含量为80~110ppm,费氏粒度为2.8~3.5μm,松装密度为3.6~4.2 g/cm3的钨粉,在混料机中混合40~60min;
(7)冷等静压成形:将1600g配合钨粉装入直径为18.5±0.2mm,长度为610~630mm的弹性模套内,使用冷等静压机在最高压制压力为130~150MPa下压制成形;
(8)预烧结:成形后钨坯条置于钼舟内,在露点≤-70℃氢气保护下,经1200~1400℃预烧结40~45min;
(9)垂熔:在氢气保护下,预烧结后钨坯条在垂熔机内直接通电加热烧结,烧结制度依序为升温—升温—保温—升温—保温—降温,电流/时间参数依序为:
升温:(0-1900A)/ 5min、升温:(1900-3800A)/15min、保温:3800A/13min、升温:(3800-4800A)/2min、保温:4800A/18min、降温:(4800-0A)/7min。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粗硬质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特殊粒度分布的晶形仲钨酸铵,其筛分析要求为:+150目:24~29%;-150~+200目:27~32%;-200~+250目:6~10%;-250~+325目:21~25%;-325目:10~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赣州海盛钨钼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赣州海盛钨钼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4837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