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获得超立体感图像偏移像素值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210148069.X | 申请日: | 2012-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261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曾华;胡承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数影影像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7/00 | 分类号: | G06T7/00;H04N1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新沙路北侧***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获得 立体感 图像 偏移 像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视觉效果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获得超立体感图像偏移像素值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视觉效果产品的开发及其产业的发展已逐步成为市场主流;包括当下热门的3D电影、角色动画、网游等;各大公司争相研究出获得更好效果的超立体感图像而占领市场;然而,大多数具有三维、动画及渲染功能的制作工具,如:最为广泛应用的3D Stuio Max工具等,在制作图像的过程中,无法直接获得精确的offset值,即底片偏移像素值,而且现场实拍过程中的零相差面为虚拟的,使得后期处理难度增加,得到效果的精度大大减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简便又精确地获得超立体感图像偏移像素值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获得超立体感图像偏移像素值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种获得超立体感图像偏移像素值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建立立体相机:共三台,通过确定立体相机产生的视锥交集获得零相差面;
调整零相差面:通过改变零相差面与立体相机之间的距离来调整零相差面以及超立体感图像效果;
得出底片偏移像素值:根据调整后的超立体感图像效果和零相差面而得出底片偏移像素值。
优选地,所述的立体相机包括第一移轴相机、第二移轴相机、第三移轴相机,所述的第一移轴相机设于第二移轴相机的左边,所述的第三移轴相机设于第二移轴相机的右边,所述的第一移轴相机、第二移轴相机、第三移轴相机平行设于同一平面上。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移轴相机包括第一视锥,所述的第二移轴相机包括第二视锥,所述的第三移轴相机包括第三视锥。
优选地,所述的零相差面包括第一视锥和第三视锥的交集,通过改变第一视锥和第三视锥的交集来调整零相差面。
优选地,所述的底片偏移像素值通过
offset=(focal*eyeseperation/(2*Z))/25.4得出。
本方案研发的一种获得超立体感图像偏移像素值的方法,通过建立立体相机,然后调整零相差面,使得被摄物之间产生负相差和正相差,确定效果后,通过计算得到底片偏移像素值,最后再进行后期处理;整个过程简单,效果实现的精度和效率非常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获得超立体感图像偏移像素值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获得超立体感图像偏移像素值的方法的具体实施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案例提供的一种获得超立体感图像偏移像素值的方法的流程,该方法包括:
首先建立立体相机:共三台,通过确定立体相机产生的视锥交集获得零相差面;
调整零相差面:通过改变零相差面与立体相机之间的距离来调整零相差面以及超立体感图像效果;
得出底片偏移像素值:根据调整后的超立体感图像效果和零相差面而得出底片偏移像素值。
在步骤S1中,首先建立立体相机;所述的立体相机包括第一移轴相机、第二移轴相机、第三移轴相机,所述的第一移轴相机设于第二移轴相机的左边,所述的第三移轴相机设于第二移轴相机的右边,所述的第一移轴相机、第二移轴相机、第三移轴相机平行设于同一平面上;三台移轴相机分别产生出各自的可见范围,即视锥;所述的第一移轴相机包括第一视锥,所述的第二移轴相机包括第二视锥,所述的第三移轴相机包括第三视锥。
在步骤S2中,调整零相差面;所述的零相差面包括第一视锥和第三视锥的交集,通过改变第一视锥和第三视锥的交集来调整零相差面;零相差面所在物体的面上,该物体相位为零,具体为该物体呈现在屏幕上,在调整零相差面的过程中,产生了物体之间变化的负相差和正相差,当物体位于负相差区域,即效果为屏幕前显示;当物体位于正相差区域,即效果为屏幕后显示。
在步骤S3中,得出底片偏移像素值;所述的底片偏移像素值可以通过offset=(focal*eyeseperation/(2*Z))/25.4得出,其中focal是移轴相机的焦距,单位是mm,eyeseperation是第一移轴相机和第三移轴相机的距离,单位是cm,Z是零相差面到第一移轴相机和第三移轴相机的中点的距离,单位是cm,最后除以25.4是mm跟英寸之间的换算,得出所需要的底片偏移像素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数影影像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数影影像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4806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