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阵列基板、液晶面板以及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46690.2 | 申请日: | 2012-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622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宝强;廖燕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62 | 分类号: | G02F1/1362;G02F1/1368;G02F1/13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阵列 液晶面板 以及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阵列基板及采用该阵列基板的液晶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是目前常用的平板显示器,其中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hin 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简称TFT-LCD)具有轻、薄、小等特点,加上其具有功耗低、无辐射和制造成本相对较低的优点,目前在平板显示领域占主导地位。TFT-LCD非常适合应用在台式计算机、掌上型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PDA)、便携式电话、电视和多种办公自动化和视听设备中。现有的薄膜晶体管液晶器的液晶显示面板通常包括薄膜晶体管(Thin Flim Transistor,简称TFT)阵列基板、彩色滤光片基板以及液晶,液晶填充于TFT阵列基板和彩色滤光片基板之间。TFT阵列基板是TFT-LCD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大多数阵列基板包括基板、栅线和数据线,栅线与数据线的交叉区域形成一个亚像素区域,即栅线设置于两行亚像素之间,数据线设置于两列亚像素之间。随着人们对显示精度要求的提高,如何提高液晶显示器的显示精度成为液晶显示领域研究的重要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阵列基板、液晶面板以及显示装置,能够提高液晶显示器的显示精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阵列基板,包括基板以及形成在所述基板上的栅线、数据线,所述栅线设置于每行亚像素中间,且所述栅线将每个亚像素分隔为上亚像素和下亚像素,所述栅线和数据线交叉处形成有第一TFT和第二TFT,所述第一TFT和第二TFT分别用于给所述上亚像素和下亚像素提供驱动信号。
第N列数据线分别与第N列亚像素的上亚像素和第N+1列亚像素的下亚像素相连接,并提供数据信号。
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公共电极线,所述公共电极线设置于所述上亚像素和下亚像素之间。
所述上亚像素和下亚像素的高度相同。
第一列亚像素的下亚像素和最后一列亚像素的上亚像素均为虚拟像素。
一种液晶面板,包括彩膜基板、液晶层以及上述的阵列基板。
所述彩膜基板对应第N列亚像素的上亚像素的区域,与对应第N+1列亚像素的下亚像素的区域所涂敷的颜色相同。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液晶面板。
本发明实施例的阵列基板、液晶面板以及显示装置,通过使用栅线将每个亚像素分隔为上亚像素和下亚像素,且在栅线和数据线交叉处形成第一TFT和第二TFT,分别用于给上亚像素和下亚像素提供驱动信号,从而使上亚像素和下亚像素能够在数据线的控制下显示不同的信号信息,与阵列基板相匹配的彩膜基板配合,进而提高了液晶显示器的显示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亚像素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阵列基板的驱动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阵列基板的三原色显示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与阵列基板相匹配的彩膜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阵列基板、液晶面板以及显示装置,能够提高液晶显示器的显示精度。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做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466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视觉的亚像素级焊缝中心提取方法
- 下一篇:从减压瓦斯油中除去氮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