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Z-3,4,4′,5 -四甲氧基-2′,3′-二羟基二苯乙烯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46594.8 | 申请日: | 2012-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50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邹永;吕泽良;肖春芬;刘现可;吴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科院广州化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43/253 | 分类号: | C07C43/253;C07C41/01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裘晖;苏运贞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四甲氧基 羟基 苯乙烯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1.一种Z-3,4,4′,5-四甲氧基-2′,3′-二羟基二苯乙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2,3,4-三羟基苯甲醛与硫酸二甲酯在催化剂及碱的作用下,于10~50℃进行单甲基化反应;接着纯化,得到2,3-二羟基-4-甲氧基苯甲醛;
(2)2,3-二羟基-4-甲氧基苯甲醛与溴代异丙烷在碱的作用下于80~90℃发生取代反应;接着纯化,得到2,3-二异丙氧基-4-甲氧基苯甲醛;
(3)2,3-二异丙氧基-4-甲氧基苯甲醛与3,4,5-三甲氧基苯乙酸于110~120℃进行Perkin反应;接着纯化,得到E-2-(3,4,5-三甲氧基苯基)-3-(2′,3′-二异丙氧基-4′-甲氧基苯基)丙烯酸;
(4)在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E-2-(3,4,5-三甲氧基苯基)-3-(2′,3′-二异丙氧基-4′-甲氧基苯基)丙烯酸于190~210℃进行脱羧反应;接着纯化,得到Z-3,4,4′,5-四甲氧基-2′,3′-二异丙氧基二苯乙烯;
(5)Z-3,4,4’,5-四甲氧基-2′,3′-二异丙氧基二苯乙烯与CH2Cl2混合,于-10~0℃进行去保护反应;接着纯化,得到Z-3,4,4′,5-四甲氧基-2′,4′-二羟基二苯乙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Z-3,4,4′,5-四甲氧基-2′,3′-二羟基二苯乙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
所述的催化剂为硼砂;所述的碱为氢氧化钠;
所述的2,3,4-三羟基苯甲醛与所述的硫酸二甲酯按摩尔比1:1~3进行配比;
所述的催化剂的用量为相当于所述的2,3,4-三羟基苯甲醛摩尔数的2~2.5倍;
所述的碱的用量为相当于所述的2,3,4-三羟基苯甲醛摩尔数的2~3倍;
所述的单甲基化反应的条件为于20~30℃反应15~20小时;
所述的纯化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将单甲基化反应得到的反应液用质量百分比为37%的盐酸将pH值调至2~3,氯仿萃取,取氯仿萃取层;用饱和食盐水洗涤氯仿萃取层,干燥、得到浅黄色固体,氯仿/石油醚重结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Z-3,4,4′,5-四甲氧基-2′,3′-二羟基二苯乙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
所述的碱为氢氧化钾、氢氧化钠、碳酸钾或碳酸钠中的一种;
所述的2,3-二羟基-4-甲氧基苯甲醛与所述的溴代异丙烷按摩尔比1:2~3配比;
所述的碱的用量为相当于所述的2,3-二羟基-4-甲氧基苯甲醛摩尔数的2~3倍;
所述的取代反应的条件为于80~90℃反应5~6小时;
所述的纯化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将取代反应得到的反应液倒入冰水中充分搅拌,乙酸乙酯萃取,取乙酸乙酯萃取层;用饱和食盐水洗涤乙酸乙酯萃取层,干燥浓缩,柱层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Z-3,4,4′,5-四甲氧基-2′,3′-二羟基二苯乙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干燥浓缩通过使用无水MgSO4进行干燥浓缩;
所述的柱层析的固定相为300~400目硅胶,洗脱体系为乙酸乙酯-石油醚;
所述的乙酸乙酯-石油醚为乙酸乙酯和石油醚按体积比1:5混合得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Z-3,4,4′,5-四甲氧基-2′,3′-二羟基二苯乙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
所述的Perkin反应中所使用的催化剂为三乙胺和乙酸酐;
所述的3,4,5-三甲氧基苯乙酸和所述的2,3-二异丙氧基-4-甲氧基苯甲醛按摩尔比1:1~1.1配比;
所述的催化剂的用量按如下摩尔比进行配比:3,4,5-三甲氧基苯乙酸:三乙胺:乙酸酐=1:2~2.5:3~4;
所述的Perkin反应的时间为6~8小时;
所述的纯化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将Perkin反应得到的反应液倒入冰水中充分搅拌,静置,抽滤,在50~60℃将得到的滤饼溶于KOH水溶液中,乙酸乙酯萃取,取水层;将水层的pH值调为4~5,得到浅黄色固体,再将浅黄色固体重结晶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科院广州化学有限公司,未经中科院广州化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4659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