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开关结构及具有其的光学笔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44772.3 | 申请日: | 2012-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222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林志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佳世达光电有限公司;佳世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33 | 分类号: | G06F3/03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1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关 结构 具有 光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开关结构及具有其的光学笔,且特别有关于一种可在投影幕上书写或绘画的光学笔。
背景技术
投影机具有画面大、体积小等优点,且投影机近年来已大幅提升亮度与解析度,使得投影机越来越普及于办公室简报及家庭剧院等设备。在使用者进行简报过程中,经常需要在投影片上作某些注记说明。目前较常使用的方式为:在电脑上以滑鼠或键盘在投影片上作注记。然而,此种方式将会修改到投影片的内容,且可以做的注记受限于简报软件的功能。例如,简报软件在切换于播放模式时,则无法进行编辑的动作,即使可以进行编辑,也无法随意在投影片上划线、手写字、擦拭笔迹等。
因而光学笔的出现解决了上述问题,使用者只需将光学笔抵靠于投影幕上,即可启动光学笔并进行书写。但是目前市面上的投影机光学笔其笔头的触发机制均是使用四个触动开关的电子触发机制,由于四个触发开关的触发会有死角,如四个触发开关的设置位置分别位于电路板的上下左右四个位置,那么如果笔头按压偏向左上、右上、左下、右下,则触发开关就无法触发,导致光学笔无法使用。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开关结构及具有其的光学笔,改善光学笔触发死角的问题,提升光学笔的质量。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开关结构,用于光学笔,该开关结构包含第一本体、第二本体、侦测器以及控制单元。该第一本体包含未相接的第一导电环与第二导电环,且该第二导电环位于该第一导电环的内环,该第一导电环连接第一信号源,该第二导电环连接第二信号源,其中该第一信号源与该第二信号源相异;该第二本体包含第三导电环,且该第一导电环与该第二导电环之间的最大距离小于该第三导电环的外径与内径之差,其中该第一本体位于该第二本体的一侧,且该第一导电环以及该第二导电环与该第三导电环相对。侦测器用以侦测该第一导电环以及该第二导电环的信号,控制单元接收该侦测器侦测到的信号,并控制该开关结构的开启或关闭。其中,当该第三导电环同时接触该第二导电环与该第一导电环时,该第一导电环或该第二导电环的信号改变,该开关结构开启。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导电环与该第二导电环采用碳膜印刷形成。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三导电环为导电橡胶。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本体还包括电路板,该第一导电环、该第二导电环以及该侦测器设置于该电路板上。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信号源为正信号源,该第二信号源为接地信号源;或者该第一信号源为正信号源,该第二信号源为负信号源。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光学笔,该光学笔包括:壳体;底座,以可活动或可形变的方式连接于该壳体的第一端,该底座具有第一底座贯穿孔;笔头,设置于该底座上;光感应器,设置于该壳体中,该光感应器的收光路径延伸于该第一底座贯穿孔中;以及如上所述的开关结构,该开关结构设置于该底座相背该笔头的一侧,且该开关结构位于该底座及该壳体之间,并位于该底座的活动或形变范围内,且该第二本体位于该笔头与该第一本体之间。当无外力施加于该笔头时,该第三导电环与该第二导电环以及该第一导电环未接触;当外力施加于该笔头时,该笔头使该底座活动或形变进而使得该第三导电环同时接触到该第二导电环与该第一导电环。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二本体为该底座,该第三导电环设置于该底座背向该笔头的端面。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笔头与该第一本体之间设置有弹性元件。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底座或该笔头具有弹性,且该笔头采用透光材料制成。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底座具有第二底座贯穿孔,该光学笔还包括激光指标器,设置于该壳体中,该激光指标器的射光路径部分延伸于该第二底座贯穿孔中。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光学笔还包括按钮,该按钮设置于该壳体上,该按钮的功能选自于滑鼠左键功能、向上翻页功能、向下翻页功能、开关镭射指标功及擦拭图案功能的群组的其中之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开关结构利用第三导电环与第一导电环及第二导电环的接触与否,来实现开关结构的开启或关闭,这使得本发明为360度的导电结构设计,即无论笔头朝什么方向按压,都可以实现第三导电环与第一导电环及第二导电环的同时接触,因而不会有触发死角的问题,从而提升光学笔的质量。
关于本发明的优点与精神可以藉由以下的发明详述及所附图式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根据本发明的光学笔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根据本发明的光学笔的部分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佳世达光电有限公司;佳世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佳世达光电有限公司;佳世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447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