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铜物料免蒸发制备硫酸铜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36123.9 | 申请日: | 2012-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591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张旭;施哲;沈庆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G3/10 | 分类号: | C01G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物料 蒸发 制备 硫酸铜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含铜物料免蒸发制备硫酸铜的方法,属于冶金和化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含铜物料主要包括金属铜物料和氧化铜物料两大类,其中金属铜物料主要有海绵铜及各种铜渣等含金属或金属化合物态铜的物料,氧化铜物料主要是含有氧化铜、碳酸铜、硫酸铜等氧化态铜的物料。这些物料除了含有铜以外,通常还会含有铅、锌、镉、锡、砷、铁等金属。如果用冶炼的方法回收其中某种金属,其他杂质金属都会对冶炼过程产生不利影响,金属回收率低,处理成本高,还容易造成杂质金属在冶炼流程里恶性循环。若直接出售又面临价格低廉等问题,经济损失大。如果露天堆放,则容易造成重金属污染,如果建造三防渣库,则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而利用此类物料生产硫酸铜产品,同时回收其他有价金属则不失为一种有意义的处理方案。
传统金属铜生产硫酸铜的方法,需要先将铜完全氧化,常常采用焙烧或加入氧化剂的方法将金属铜氧化为氧化态。焙烧法成本较高,需建设废气治理设施。加氧化剂法如锰氧化物、氯离子、钒化合物等则易引入新的杂质离子,不易获得高品质的硫酸铜产品,同时也会消耗氧化剂增加生产成本;浸出时鼓入空气的方法氧化速度慢、能耗高。氧化后的铜再用硫酸浸出得硫酸铜溶液,最后把硫酸铜溶液加热至沸腾,蒸发浓缩,使硫酸铜达到高温饱和状态,再通过冷却使过饱和的硫酸铜结晶析出。为了获得合格产品,硫酸铜溶液在蒸发浓缩前往往进行净化脱杂处理,如中国专利ZL200710303807.2和ZL02110138.8采用萃取技术净化,ZL99114627.1和ZL95106987.X采用加氢氧化钠的方式分离铜,ZL200710164398.2加入黄钠铁矾渣用于除砷。这些方法虽然对除杂有一定作用,但同时也使操作复杂,生产成本增加,还会引入新的杂质,净化渣的生成也会降低铜回收率。
以上方法浸出液基本都需要进行净化脱杂处理,以避免溶液中杂质含量高影响析出的硫酸铜质量,流程复杂,操作繁琐。另外常规方法中浸出时为了避免硫酸铜饱和析出结晶堵塞管道,常控制浸出液含铜浓度在较低范围内,使其溶液在室温下不易结晶。为此要获得硫酸铜产品,必须对浸出液进行蒸发浓缩,蒸发浓缩后为高温下的饱和硫酸铜溶液,由于浓度较高,过滤无法正常进行;蒸发浓缩工序能耗较大且速度慢,设备较多,致使硫酸铜生产成本高。工业上蒸发浓缩常采用蒸汽进行间接加热,其实质从原理分析是高温高压蒸汽通过换热器将溶液中的水加热蒸发为常压水蒸气。从溶液蒸发的角度看,由于水的相变热较大,此过程需要吸收的能耗较大;由蒸汽利用的角度看,为保证溶液的蒸发速度,需将溶液保持在沸腾状态,这就必然导致高温高压蒸汽需保持一定的残压,产生大量乏气,最终使得蒸汽消耗量大,无论是采用减压蒸发或多效蒸发这些传统降低蒸汽消耗的方法及设备,均无法避免这一核心问题,这也是蒸发浓缩过程能耗高的根本原因。同时蒸发浓缩过程中一些杂质在浓缩母液中会达到过饱和而析出,影响硫酸铜产品质量,为保证硫酸铜产品质量,常需采用含杂质较少的铜原料,导致原料成本上升,经济效益下降;采用溶液净化除去砷、铁等杂质的方法虽然有一定作用,但同时也使操作复杂,生产成本增加,还会引入新的杂质,产生的净化渣也会降低铜回收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克服上述传统工艺的缺陷,提供一种含铜物料免蒸发制备硫酸铜的方法。
本发明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含铜物料免蒸发制备硫酸铜的方法,经过下列各步骤:
(1)将浓度为50~350g/L的硫酸溶液作为浸出剂,在70~100℃下按固液比为1︰3~8对含铜物料进行浸出0.5~3小时,得到料浆;
(2)将步骤(1)所得浸出后的料浆在70~100℃下进行过滤,分别得到浸出液和浸出渣;
(3)将步骤(2)所得浸出液采用常规冷却结晶,再经离心分离,即得到硫酸铜和结晶母液。
所述步骤(1)中的含铜物料为含铜(总铜)大于5wt%的金属铜物料和氧化铜物料,其中金属铜物料为海绵铜及各种铜渣等所含铜的物相为单质金属铜或铜的金属化合物的物料;氧化铜物料为含有氧化铜、碳酸铜、氢氧化铜、硫酸铜等氧化态铜的物料。
所述含铜物料为金属铜物料时,先经焙烧或堆存使其自然氧化。
所述步骤(2)所得浸出渣返回其他冶炼流程,用于回收其他有价金属。
所述步骤(2)所得浸出渣返回步骤(2)进行反复浸出,直至浸出渣中铜(总铜)小于1wt%。
所述浸出渣返回步骤(2)进行反复浸出前先经堆存至自然氧化。
所述步骤(3)的冷却结晶终点温度为2~4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3612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